蚕豆病患儿疾病查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蚕豆病患儿疾病查房

蚕豆病患儿疾病查房 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由于G6PD酶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除有G6PD酶缺乏和蚕豆中的致病因素外,还与其他未知因素,如遗传、环境或蚕豆代谢异常有关。医生提醒,婴幼儿的有些疾病如蚕豆病就是通过母乳传染的,隐匿性非常大。 患者通常于进食蚕豆后24~48小时内发病,其发病与否,病情轻重与吃蚕豆的数量无关,有时吃1~2粒也难幸免,有时吸入或接触蚕豆花粉即可发病,甚至有时乳母吃蚕豆也可通过乳汁 而致病。 虽然有蚕豆病的存在,也有相关人员忌食的医学提示,但蚕豆毕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不仅因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因其是一味良药。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的作用;蚕豆中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蚕豆种子富含蛋白质,是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维生素含量超过大米和小麦。蚕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但蚕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胀。 中国蚕豆病的发现 接着杜顺德对8名病儿的家属补问了病史,得知8名病儿病前2~3天都吃过未煮熟的蚕豆,其中一例吃母乳的婴儿曾吃过保姆嚼烂的蚕豆。这样杜顺德在中国最先将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命名为蚕豆病(俗称胡豆病)。他将这8例病案加上过去收治的3例,共11例,详细写成论文发表在1954年的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重视,随后四川各地、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及浙江等省,陆续有蚕豆病的报告。截至1980年,华西儿科共报告蚕豆病500例以上。杜顺德总结了蚕豆病的特点:发病多在3月~5月蚕豆成熟之季节,男孩多,婴幼儿多见,大多在吃蚕豆后2天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杜顺德当时认为蚕豆中有一种蚕豆素,能使个别人发生过敏而生病。但发病的内因是什么,他一直在探索中。 1955年粤东地区发生蚕豆病大流行,患者达1000人以上。广东省很重视这一问题,特邀杜顺德及其在中山医学院的长子杜传书,进行现场调查。杜传书对蚕豆成分进行了研究,并证实患者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因而发生急性溶血。杜传书将研究成果写成《蚕豆病》一书,该书198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杜顺德对该书进行了评审,并写了前言。他们父子的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以后,蚕豆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病死率普遍下降到1%以下。 蚕豆病的易发人群: 蚕豆病的预防: 那么怎么预防呢,专家说只要不连续或一次进食大量的蚕豆就可以避免得蚕豆病。但是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临床观察与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溶血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入院后应严密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和T、P、R测定,防止因贫血缺氧引起重要器官的损伤。患儿出现嗜睡、昏迷、抽搐、头痛、呕吐、气急、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或尿少、尿闭,均提示合并有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维护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2 贫血的观察 应协助医生,密切观察贫血的进展和速度,做好血红蛋白的测定与记录,及时补充损失的红细胞,纠正贫血。 3 尿的观察 主要观察血红蛋白尿的排除状况。大量溶血时,尿呈浓茶或酱油色。随着溶血的终止,尿逐渐由浓变淡而恢复正常。观察尿的颜色,可预示溶血的程度和转归。同时应做好尿量的记录。若出现尿少或尿闭,预示有可能出现溶血尿毒症。故入院后给予碱化尿液等处理,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4 输血观察与护理 危象的主要处理是紧急输血。入院后应积极做好输血准备,及时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输血前查对受血与供血是否一致,防止错输或血液污染。在输血过程中根据年龄、贫血程度,严格控制滴速和血量,防止输血过快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在输血过程中,除防止血液污染,还应积极地做好输血反应的应急抢救准备。如出现高热、寒颤、皮疹、心累、气急或哮喘发作,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过敏性休克表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5 饮食及一般护理 本组病例提示,溶血危象发生主要与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有关。入院后立即终止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给予与溶血无关的饮食。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活动,病房要保持安静,对于极度烦躁的患儿给予镇静治疗。对于发热的患儿,应进行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