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曹炳章对中药鉴别及考证贡献
略论曹炳章对中药鉴别及考证贡献关键词 曹炳章 中药 鉴别 考证
曹炳章先生浙江鄞县人,自幼好学,14岁时随父显卿公旅居绍兴,进药铺学业,从此开始了他的医药生涯。现将其对中药鉴别与考证之精要浅述如下。
1 真伪鉴别及炮制经验独到
曹氏对药物的鉴别、?收、炮制加工、主治功效及用法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提出辨证讹药、厘订品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乱真之假托,②仿造之伪品,③不精之炮制,④不良之贮藏,⑤埋没之良材,⑥删除之次货。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目的。如:南星与半夏从形态上分,南星无论大小皆极扁,不若半夏之圆;仙鹤草治血症甚有效验,但与龙芽草不是同一品种。金顶龙芽即仙鹤草(开黄花,故名金顶);紫顶龙芽(开紫花)即马鞭草。浙江所出之土藿香,能乘热切片,烈日晒干,贮于缸甏,使香气收贮不走,药效亦甚强,不亚于广藿香。蒲黄乃蒲草之花蕊,色淡黄,是花茸花蕊相合,名草蒲黄,为佳。另有一种蒲黄,色老黄,屑细滑如粉,入罐煎之如糊胶一般,服之令人作呕,且不能下咽。吾曾用而受害,后仍用草蒲黄。曹氏还认为厚附片,乃四川鲜附子切片不经盐渍洗泡,效力比泡淡附子胜数倍。凡用淡附片二钱者,厚附片只需用一钱,因其力猛也。他还指出,羚羊角有黑白二种,黑者清肝肾热,白者清肺热熄风。羚羊角质地坚硬,刀切不入,一般制饮片法以镑片入药。其法先将羚角水浸七八日,再用滚水泡透,使化坚为软,镑之,片张阔大,形式雅观;然经水浸泡,汁液尽出,性味功效已大半消失。于是采用不落水燥镑,使性味功能不失,真伪仍可鉴别,惟燥镑片张比较碎小,但主治功效则较浸镑优胜多倍。又如药物主治与功效的研究,《中药大辞典》“燕窝条”引用曹炳章之说:“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每枚可重在一两以上,色白如银,琼州人呼为崖燕,力尤大。一种色红者,名血燕,能治血痢,兼补血液。”又如“白木耳”条亦引用《增订伪药条辨》曹氏按语:“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痰中带血。”这一系列关于药品的鉴别、炮制的改良,不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曹氏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药物考证的内容,如《人参通考》、《桂枝》、《琥珀考》、《白木耳考》、《沉香考》、《哈士蟆考》、《燕窝考》、《冬虫夏草考》、《化龙骨考》、《犀角考》、《麝脐香考》、《鹿茸通考》、《真珠诺》、《蛇谱》等。其考证药物专辑甚多,议论既深而面广,学术价值颇高,对今天药物研究颇有启迪。
2 改革成药,确定主治,多有创新
曹氏改革成药,确定主治,并除旧创新。曹氏深悉丸散膏丹的药物组成、制剂方法,对何者应遵古,何者应革新,何者有殊功,何者须禁忌,结合其经验,加以厘订。如霍乱定中酒、回阳急救丹、沉香百消曲、痢疾万应散等,曹氏均亲自配方选药,按法监制,推陈出新,矫正积弊。如“戈制半夏”的性能与主治,他指出:苏州戈制半夏方虽秘制,大约与《本草纲目拾遗》之宋公夏相类,内有肉桂,性温质燥。经临床实验,治寒湿痰壅气喘确有效,如用于阴虚热痰胶结,或咳或喘,苟误服之,必因燥热而咳血自汗,为害甚烈。还指出,使医者可以对症选用,病家可以按症买药,不致震于“戈制半夏”的积年盛名,不分寒热,盲目乱服。这样弄清成药的性能主治,医家病家,两受其益。这一辨明,非术业有专攻者不能言。
3 著《中华药物源流考》
曹氏对本草学的起源、兴衰、沿革有一定的研究。他认为:相传神农尝百草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上古之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他认为两汉以来,名医辈出,本草由见于经录。旧说,神农所作《本草经》三卷。后出现魏时李当之著的《药录》三卷,吴普所著的《吴普本草》六卷,梁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三品365种为主,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365种,合730种,谓《本草经集注》;至刘宋时雷?著的《雷公炮炙论》三卷,唐李?等修编陶氏《神农本草经》,孙无忌等的《新?本草》,甄权所著的《药性本草》,孟诜撰的《食疗本草》及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等等,都作了考证,指出其谬误。曹氏认为综观中华本草之学,李自珍、赵恕轩等,皆能独出心裁,发明新药。他说:我国药学之退化,已见一般。若不改革旧习,何以图存。并提出改革之法,必须先编中华药物教科书,必须征集各种原药标本,每药将正路侧路,出于何地,一一说明。每药观其形色,尝其气味等,偏述体例,以效用分类等等,并对谬误之处,皆应以删除。
4 增订《伪药条辨》
《伪药条辨》系清#8226;福建郑肖岩氏所著,专为辨别药品之真伪而作。其书共收集伪药110种,将传讹作伪之时弊,从名到实,以临床为检验标准,加以甄别,实为伪药之棒喝。于是曹氏将各药别其门类,条分缕析,分订四卷。卷一“山草部”28种;卷二“芳草部”17种,“湿草部”12种;卷三“毒草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pptx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六单元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pptx VIP
- Unit 8 Colours(Wrap up and assessment) 表格式教案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df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pdf VIP
- A319销钉工具查询举例.pdf VIP
- 酒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docx VIP
- 美国杜邦VORASURF™ DC 193 Additive MSDS英文报告.pdf
- 全回转施工简述--宜春推介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