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性肠功能紊乱辨证施治浅谈
糖尿病性肠功能紊乱辨证施治浅谈糖尿病性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以健脾补气、滋阴润燥、补肾温阳等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肠功能紊乱取得一定疗效,分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根据糖尿病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消渴”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8226;奇病论》,文中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消渴病因之一为“数食甘美而多肥”。脾之运化、输布功能失职,津液不能通达周身,固而便生消渴证。刘完素《三消论》认为本病主要特征属“燥热”。其曰:“消渴之病者,……燥热之阳气太甚”,“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拂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饮不能渗泄于肠胃之外故数溲也。”《兰室密藏#8226;大便结燥论》云:“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医学正传#8226;秘结》认为便秘与脾胃肾有关。曰:“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结燥。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关于糖尿病之兼症腹泻,《素问#8226;太阴阳明论》中载:“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总之消渴病病因病机不外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滋生内热;复因情志失调,郁热内生;劳欲过度,耗伤阴津等。其病机特点:阴?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脾胃肾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司。
2 辨证分型
2.1 脾阴亏虚,胃火炽盛:消渴病起因多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致脾主运化、胃主腐熟水谷等功能失司。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火炽盛,更伤脾阴。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热入肠胃,津液干枯,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内停,津亏水不行舟而见便秘。初见多食易饥,为胃火杀谷,饮食自救。久则胃火炽盛,脾胃阴津耗伤,津不上输。见知饥少食,食则脘胀,劳作无力,面色萎黄,唇焦,口干多饮,舌红少津、苔薄,脉细弱。此乃胃中火烁津伤,阴虚及气,气失化源,致肠结便秘。治当滋阴健脾,益气通便。治疗不可用苦寒大凉之品,当用甘凉养胃以复阴气。必得气复津回,阴生而胃火可退。正如《医林绳墨#8226;消渴》中云:“切不可投大寒冷之药,而使脾阴愈伤者也。”脾润肠濡则便秘可消。方用竹叶黄芪汤加减。药用竹叶、白芍、当归、川芎各10g,石膏25g,麦冬15g,人参5g,黄芪、生地各20g,甘草6g。其中人参、黄芪、麦冬、生地、白芍益气滋阴,竹叶、石膏清热除烦,当归、川芎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气益阴、润畅通便之效。《医家四要#8226;消渴无火不生》认为:“治消渴总用此方加减,乃治消渴证气血虚、胃火尚盛,故用药法度如此。”
2.2 脾胃气衰,谷精失守:《时病论#8226;湿泻》云:“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浸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阑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景岳全书#8226;泄泻》曰:“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临床症见消渴饥不能食,食后脘腹胀闷不舒,口渴欲饮,多饮则肿,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溲清而甘,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虚缓。消中既久,火烁阴虚,阴津虚则气失化源,气阴两虚,脾胃失濡,脾胃不能运化水谷,故见饮食不振,胃脘胀闷;脾不化津,水津不能上输于肺,见口干;精微不输百骸,肌肤失濡,见体倦形瘦;水谷精微不固,下注膀胱则溲多且有甜味;脾运失司,小肠受盛及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见泄泻。治拟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如《证治汇补#8226;消渴》曰:“五脏之精华,悉运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而津液自化,故参苓白术散为收功神药也。”又“若脾胃虚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参苓白术散。”药用:党参、白术、桔梗、怀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各10g,茯苓15g,甘草6g。方中四君子益气健脾,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薏苡仁、怀山药之甘淡,莲子肉之甘涩,辅助白术健脾渗湿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和胃,行气化滞,佐四君更能促进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则腹泻可止。脾胃强弱对糖尿病性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泄泻颇为重要,健脾运脾实为要务。
2.3 脾肾阴虚,命门火衰:《医贯#8226;泄泻》中云:“今肾既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矣,火熄则水独治,故令人多水泻不止,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站在更高处看新能源汽车.doc
- 站在红山之巅画家――张景峰.doc
- 站在课程文化建设高度编制课程方案.doc
- 竞争给物资供应工作带来变化及要求.doc
- 章勤三步法治疗不孕症经验.doc
- 章戈-土豆黄鱼也分餐 档次一提赚大钱.doc
- 章次公先生用附子治湿温心法.doc
- 童年期虐待经历及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相关性探究.doc
- 童话故事在幼儿发展中作用.doc
-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校本探究.doc
- 新人教版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双减版2025年5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交互版2025年5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双减版2025年5月修订).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5年5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全册课件(2025年5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全册课件(2025年修订).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全册课件(2025年7月修订).pptx
- 2025年秋季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