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三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VIP

第八课《三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课《三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三 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结构的工整巧妙。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抓住特征,运用多重正衬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检查关键词语掌握情况,并解释这些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重点词语〗①阙:通“缺”,缺口。②曦:阳光,这里指太阳。③嶂:像屏障似的高山。④襄:冲上。⑤自非:如果。⑥阻绝:断。⑦或:有时。⑧虽:即使。⑨良:实在。⑩久绝:消失。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示例 三峡是长江上游江流最凶险的地方,山陡水急,气象万千,描述它的情状确是很不容易。可是郦道元却能够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用一百几十个字就画出它的形态,传出它的神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性的写景散文,看看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否很值得我们来借鉴。 (三)学习新课 1.简介作者。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少年随父在青州,游历青州山水甚多。仕至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治政威猛峻刻,为权豪所惮。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朝廷遣道元为关右大使,途中为萧所害。道元性好学,历览奇书。今传所撰《水经注》四十卷。本书广征博引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并以游历名地山川,实地考察的见闻为《水经》作注,不仅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多条河流,描绘出各地壮丽山川,还记述了许多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文笔简洁精美,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代游记作家如柳宗元等,无不受其影响。 2.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注意朗读中的语句停顿,圈下生字生词。 3.教师范读后学生朗读(小组读、个人读),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4.学生再次自由诵读,读通读顺课文,然后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教学参考〗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请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补充。 〖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一带,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中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住了,如果不是中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夏天水涨,漫上丘陵,顺流和逆流的船都不能通行了。偶尔皇帝有命令必须火速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或者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浪花雪白,深潭碧绿,曲折的清流里,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像。陡峭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空的泉水和瀑布在山崖间飞流冲荡,山高水清,草木繁茂,真是有无限趣味。每逢雨后新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冷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腔调凄凉而怪异,在空旷的山谷间迴旋荡漾,悲哀啼啭,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歌唱:“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眼泪就沾湿衣裳。 (四)解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明确:山、水) 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 〖教学参考〗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五)合作探究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问: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 〖教学参考〗水;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分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2.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 〖教学参考〗吴文主要写自己的观感,郦文立足于写实性说明。两者都注重写动态的景,写感性的效果,吴文更为突出。 两文的区别: 1.文体及主要表现手法不同。《与朱元思书》是游记小品,文学散文,描写为主,细描、白描、衬托、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手法交织;主要写自己的观感,既有纪实的一面,写出了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表达自己主观感觉,乃至想像、幻觉以及借景抒情的一面。《三峡》是说明性散文,采用了描写、叙述、衬托、典型化等多种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某种主观感受、情调,文学笔调浓郁,但总的立足于说明三峡巫峡段的峡谷地貌特征及不同季节的自然特点。 2.主观感觉的多寡、呈现不一。《与朱元思书》的主观感觉、想像多处可见,乃至有幻觉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