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研究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研究【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681.5?+3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47-01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综合疗法;治疗结果
2005年1月以来,山东科技大学医院应用牵引和手法按摩,配合高、低频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88例,并与牵引和手法按摩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前者显著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山东科技大学医院住院的LDP患者168例,其中男102例,女66例;年龄19~75岁,平均43.5岁;病程1 d~15 a;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麻痛等。腰椎CT或MRI示突出部位在L3~4 5例,L4~5 78例,L5~S 146例,L4~5并L5~S1 34例,多个椎间5例。168例患者分为A组88例,B组8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牵引、手法按摩治疗,A组同时配合高、低频电疗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1)腰椎牵引:采用自制腰部牵引床,患者仰卧位,将固定带固定于髂骨上缘,两牵引臂置于腋部,双上臂内收固定;牵引重量从患者体重的2/3开始,逐渐增加至等体重,持续牵引30 min。(2)手法按摩:先以推、揉、搓等手法放松腰骶部肌肉,继之行侧、斜、后伸扳法,最后以拍、抖等手法结束,约30 min。(3)超短波:频率30 MHz,电极腰骶部对置或腰骶部及患肢并置,微能量,20 min。(4)中频电疗:频率6 kHz,电极置于腰部或腰部与患肢痛点,方波,治疗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震颤感为宜,30 min。(5)TDP:腰部及患肢照射,皮肤潮红为度,30 min。治疗方法均为每日1次。
1.3 疗效评定 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评定[1],改善率达到100%为治愈,>75%为显效,25%~75%为有效,<25%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A组患者经过(15.9±5.4)d,B组经过(19.8±6.1)d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与B组比较,A组住院天数缩短(P<0.05),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A组治愈率明显优于B组。见表1。
3 讨论
作为治疗LDP的常用方法,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使椎间盘得到休息和恢复,并可利用纤维环周围韧带的张力,使突出的髓核全部或部分复位,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手法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有利于软组织和神经的水肿及代谢产物的吸收;降低肌肉张力,松解粘连,缓解痉挛;调整椎管内外平衡,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提高代偿能力等[2-3]。超短波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产物和水肿的消散,降低肌张力和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中频电疗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具有镇痛作用;TDP是远红外线,能使较深层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强组织代谢。在治疗同时强调严格卧床休息,以减少腰部压力,使肌肉放松,防止炎症、水肿的加重。本文A组在牵引、手法按摩配合高低频电疗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治愈显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B组,提示LDP非手术治疗可尽量采用多途径的综合疗法以促进疗效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郑银驹,利云峰,郭星,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甘肃中医,2004,17(5):41-43.
[3] 苏忠涛,刘淑娟,于洪波.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2):1 011-1 012.
(收稿日期:2007-06-29)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