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疗效研究
综合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疗效研究 王春南 杜宝琮 曲凤媛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3-6岁偏瘫型脑瘫患儿82例,分为治疗组(综合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42例,对照组(家庭康复训练)40例。治疗组予PT、OT、按摩、针灸及家长参与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指导家长自行康复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的患侧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69.33±18.92),(58.45±16.6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患侧上肢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侧下肢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偏瘫型脑瘫患儿在医院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再配合家长的康复训练,将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瘫;偏瘫型;综合治疗
为使偏瘫型脑瘫患儿可以早日回归社会,笔者对在2004年1月-2005年10月住院的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04年1月-2005年10月问于本院诊断为偏瘫型脑瘫患儿82例,年龄3―6岁。共分为2组,治疗组为住院系统治疗及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共同完成42例;对照组为指导家庭自行康复训练40例。平均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病例的病情相似(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运动疗法采用以Bobath法为主,结合Rood法,肌肉控制能力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下肢牵拉,静态及动态的平衡能力训练;患侧股四头肌、胭绳肌渐进抗阻肌力训练;患侧足背伸肌群、躯干肌和臀大肌徒手办量训练;患侧下肢持重训练;下肢协调性训练;膝、踝关节控制训练等。每次1h,每日2次。
2.2作业疗法包括:扩大患侧上肢关节活动度训练;徒手降低肌张力训练;患侧手的抓握、伸展、拇食指侧捏、指尖捏等精细动作训练,如抓球、捏小豆、捏大头钉;患侧上肢旋前、旋后训练,如倒水动作;双手协调性训练,如穿珠、穿线、拧螺丝;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如穿脱衣裤、洗漱、如厕等;结合Rood法增强皮肤及本体感觉训练等。每次30min,每日2次。
2.3按摩上肢瘫痪可以取大椎、肩井、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取肾俞、命门、委中、承山、环跳、殷门、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以拿、揉、按、捏、摇、扳手法,疏通经络、活利气血、调节阴阳、通利关节,使筋脉、肌肉得其濡养,松弛局部肌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缓解肌张力目的。每次30min,每日1次。
2.4针灸根据患儿情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上肢可选用肩井、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可选用环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等。每日1次。
2.5理疗选用北京产NMT91多功能神经一肌肉治疗仪治疗,采用偏瘫处方,物理参数为:治疗频率为0.5―5000Hz中低频,治疗波形为方波、正弦波、指数波、梯形波、三角波等。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
康复治疗师均指导两组的家长做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每1个月来院定期复查,并指导康复训练1次。
3 评定方法
上肢及手功能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结束治疗后,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0分者为显效;提高lO一20分者为有效;提高≤10分者为无效。
下肢功能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法。因本组病例髋关节分离运动均较好,故只对膝关节、踝关节进行3级评分(0-2)。
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5 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4个月后,两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治疗结果详见表1。
经Ridlt分析。疗效的优劣顺序为治疗组、对照组。经R的显著性检验,R=2.57,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为了探讨两组治疗后患侧下肢的疗效,笔者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坐位伴有联带运动活动的膝关节屈曲90°和踝背屈进行了3级评分。
经Ridit分析,治疗后疗效的优劣顺序为治疗组、对照组。经R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
6 讨论
偏瘫型脑瘫儿童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若给予他们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在本文中,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经过4个月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患侧的上肢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P<0.01),功能有明显改善。患侧的上、下肢疗效均显著提高(P<0.05),这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本文中对照组为家庭自主康复训练,经过4个月治疗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