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探析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探析【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253-01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初次发病康复期内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就综合康复和传统康复的康复效果及各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比传统组的改善更明显。结论:影响因素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等,加强这些方面的干预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颈椎、胸椎及腰椎的脊髓横贯性损伤,损伤面以下脊髓的神经功能病理性改变,造成“四肢瘫”、“截瘫”,绝大多数无法治愈,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本文旨在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和传统治疗对SCI人群生存质量影响的测量对比,来探讨影响我国SCI人群的生存质量的各项因素及改善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初次发病后住院康复期的100例18―76岁SCI患者,平均年龄36.59+13.78岁。入选标准:①依据国际标准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临床诊断为SCI;②瘫痪程度(ASIA)为A―D级;③病情稳定,患者神经病学体征未加重;④未曾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⑤年龄不小于18岁;⑥知情并同意。排除必须依赖医疗辅助维持生命的功能障碍严重者。患者依照中心分层随机化方法分为传统康复治疗组和综合康复治疗组。
1.2 干预措施:患者入组后分别进行相应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组采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组则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加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运动、作业、物理因子等治疗及辅助器具的使用训练)。康复治疗2个月时(若住院不足两个月则在出院时)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①生存质量:WHO QOL―BREF中文版①(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简表);②损伤程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2000版脊髓损伤功能分类和神经学国际标准分级量表②;③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③;④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和生理学指标等)。
1.3 控制措施:统一设计调查问卷,系统培训调查员。一般情况下由患者本人填写,只有在患者不能握笔的情况下才可由调查员填写,但须向患者解释清楚。
1.4 统计学分析:依据我国习俗和文化背景,选择年龄、性别、医疗费用来源、并发症、康复治疗方法等因素为变量(定义与赋值见表1)④,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和t检验。统计学假设检验的水准定为0.05。见表1。
2 结果
影响生存质量总分的变量4个:日常活动能力、医疗费来源、家庭摩擦、性别,复向关系数为0.773。影响生理领域的变量4个:日常活动能力、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大小便自控能力,复向关系数为0.703。影响心理因素的变量4个:日常活动能力、婚姻状况、家庭摩擦、性别,复向关系数为0.668。
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比传统组的改善更明显,见表2。
讨论
本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婚姻、性别、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等均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涉及到社会心理学、人口统计学、生理及康复治疗方法等。
康复治疗是SCI患者提高自理能力,重返家庭、社会甚至工作,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而综合康复治疗采用的中西医结合能更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功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在患者的医疗康复治疗中,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综合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及时有效地帮助患者调整心理,使其尽快从震惊、否定、抑郁及对抗独立心理阶段调整到适应阶段,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治疗,努力掌握监控自我身体状况的方法,争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学习解决因身体残疾所要面对的新问题。
最后还要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快医疗改革,建立覆盖面更广、医疗保障系统。
参考文献
[1]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1145
[2] 关骅,石儡,郭险峰等译,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1.7(2):49―52.
[3] 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81.121―122.
[4] 丘卫红,朱洪翔,张百祥,陈敏,黄树现,姜丽,郑海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