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体脂肪组织在外伤性鼓膜穿孔中应用
自体脂肪组织在外伤性鼓膜穿孔中应用摘 要 目的:应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早期修复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组50例,通过较完备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对选定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应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进行嵌顿修补。结果:通过修补48例患者Ⅰ期愈合,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经二次修补愈合。修补后的鼓膜与正常鼓膜一致,鼓膜运动良好,听力提高。结论:运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早期行外伤性鼓膜修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自体脂肪组织 鼓膜修补??
自2000年,我科采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行鼓膜修补治疗5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于我科2000年以来,以自体耳垂脂肪组织修复并获痊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例。?
选择手术适应证标准:①外伤性鼓膜穿孔在3个月以内:②外伤性鼓膜穿孔面积在30%以内,无感染;③迫切要求鼓膜穿孔愈合且对手术成功率有合理期望值者;④听力检查提示听骨链及两窗功能正常者;⑤咽鼓管功能良好;⑤无隐匿中耳疾患。?
手术方法:受术者取侧卧位(患耳面对术者),剪耳毛,常规清除外耳道耵聍、血痂等,碘伏消毒外耳道,全耳郭及相邻面部皮肤,盖无菌孔巾。以2%丁卡因棉片行鼓膜表面麻醉,同时以1%利多卡因注射液(2%利多卡因加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液)在耳周行下颌神经耳颞支和迷走神经耳支阻滞麻醉。祛除穿孔边缘上皮,在消毒的耳垂背面行小切口,取2倍于穿孔面积的脂肪组织,勿穿透耳垂正面皮肤。修剪边缘,将脂肪组织置于穿孔中,送入中耳腔,通过回拉使约一半脂肪组织嵌顿于穿孔外侧,呈哑铃状。明胶海绵置于移植物上,置少量抗生素药膏于外耳道。无菌棉球轻塞。耳垂切口用细线精细缝合。?
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左右,鼻腔滴1%呋麻液。隔日换药,术后7天拆除耳垂缝线。10~14天逐渐抽出外耳道填塞物,并用无菌纱条重新填塞,每日据耳纱条潮湿情况增加换药1~2次,直到渗出停止,移植物表面干燥。?
结 果?
本治疗组50例,48例Ⅰ期愈合,1例因术后患上呼吸道感染致中耳炎,长期渗液,清除填塞及移植物,治疗中耳炎。于3个月后再行手术修补痊愈;1例患者因配合不良,未按时换药,导致移植物液化脱出,经再次修补痊愈。以上病例经临床跟踪观察至今效果良好。?
讨 论?
传统对外伤性鼓膜穿孔,一般予以外耳道消毒处理,全身或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让其自然愈合。经临床观察3个月,若未愈合,患者有修补要求才予修补。这对于较小穿孔,自愈倾向良好的病例可行。可是对于较大穿孔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且可能因这个过程中处理不当而致中耳感染,加重病情,影响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表明,有一部分患者虽没有感染,但穿孔也难愈合,基于此,我科选择了本报告中50例患者行早期自体脂肪修补穿孔,使之达到Ⅰ期愈合。?
经过观察,早期行自体脂肪组织移植修复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治愈率高,且新生鼓膜与原鼓膜厚度一致,鼓膜运动良好,听力明显改善,达到了鼓膜成形术的常规要求。减轻了患者因感染而增加的经济负担和治愈难度,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早期行外伤性鼓膜修补,确是一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彦,李娜,杨松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技巧.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2 王荣光.临床耳科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王世勋,王燕猷.耳鼻咽喉科手术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