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及真皮脂肪条移植治疗面部凹陷.docVIP

自体脂肪颗粒及真皮脂肪条移植治疗面部凹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体脂肪颗粒及真皮脂肪条移植治疗面部凹陷

自体脂肪颗粒及真皮脂肪条移植治疗面部凹陷面部凹陷多表现在颊部、眶区和鼻唇沟等部位,我科应用自体脂肪颗粒和真皮脂肪条矫治这些部位的凹陷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3例(56个部位),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其中颊部15例,眶区10例,鼻唇沟8例。脂肪注射量5~25ml,真皮脂肪条充填鼻唇沟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标记:用甲紫标记面部凹陷的范围及脂肪颗粒和真皮脂肪条的获取部位,脂肪颗粒的供区在腹部及大腿内侧、臀部,真皮脂肪条供区在耻骨联合上缘阴毛区,术前备皮。 1.2.2 脂肪颗粒及真皮脂肪条的获取:脂肪颗粒行常规的注射器抽吸术[1],抽出物统一放在不锈钢盆中,用生理盐水过滤冲洗至黄色脂肪颗粒。在拟切取真皮脂肪条部位行0.5%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切下真皮脂肪条后,去除表皮,修剪脂肪至适宜厚度,放入生理盐水中洗净。 1.2.3 移植:将脂肪颗粒置入5ml和1ml注射器中,接脂肪颗粒注射针,在耳前皱纹隐蔽处和鼻唇沟的上端处进针,在凹陷区皮下分离出隧道,采用边退边注的方式将颗粒均匀注射在受区,矫枉过正30%;移植真皮脂肪条时,在鼻唇沟上端沿鼻翼沟做长0.5~1cm的切口,在鼻唇沟的下端做2mm切口,用眼科剪从上方切口进入,在皮下分离隧道,将真皮脂肪条的下端缝上一根7号丝线,用引导针将缝线从上方切口牵入,从下方切口穿出缝线,牵拉缝线将真皮脂肪条置入隧道中,注意使真皮脂肪条的真皮层在上方,脂肪层在下方。 1.3 结果 1.3.1 本组脂肪颗粒移植次数为1~3次,每次间隔6个月,随访3月~1年,1例发生左侧颊部的脂肪液化,行切开引流治愈,手术效果满意。 1.3.2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2岁,左侧不完全性面瘫20年,左侧鼻唇沟消失,双侧眶下区,双侧颊部及左侧眶下区凹陷3年(图1)。2006年6月于双侧颊部及左侧眶下凹陷区行脂肪颗粒充填,于2006年12月做相同部位的二次充填,充填后1个月出现左侧颊部脂肪液化,局部切开引流,治愈(图2)。2007年3月,行右侧鼻唇沟真皮脂肪条充填,面部形态明显改善(图3)。 2讨论 脂肪颗粒移植取材容易,组织来源丰富,真皮质地柔软、结构致密坚韧而富有弹性,抗感染力较强,切取和移植操作简单,移植易于成活,吸收率一般在20%以下[2],低于脂肪颗粒。自体脂肪颗粒和真皮脂肪条具有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费用少、节省时间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对于面部多处面积较大的轻度凹陷者,采用脂肪颗粒移植较为适宜[3],对于鼻唇沟的凹陷采用脂肪颗粒还是真皮脂肪条移植,笔者认为前者适宜鼻唇沟较浅的皱纹,若较深则宜采用真皮脂肪条,如果鼻唇沟外侧的脂肪堆积,在充填前要先行脂肪抽吸,可以相对减轻鼻唇沟的凹陷,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会出现硬结、感染、血肿、液化、坏死等并发症,本组病例出现一例脂肪液化,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注射的脂肪量过于集中或过多[4]。预防的关键是控制移植脂肪总量,同时使注射移植后的脂肪呈线状或点状排列[5]。治疗采取液化脂肪抽吸,本例局部切开1cm小口引流后治愈。 [参考文献] [1]戚可名.女性整形美容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73-687. [2]王炜.整形外科学[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1. [3]王彪,吴玉家,曹景敏,等.颜面凹陷畸形的临床分型及整复[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5):230-232. [4]穆大力,栾杰,穆兰花,等.颗粒脂肪注射隆乳并发症的预防[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6,3(2):71-73. [5]郑丹宁,谢云,李青峰. 面部脂肪移植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4):574-576. [收稿日期]2008-07-11[修回日期]2008-12-13 编辑/张惠娟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