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手机短信及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
论手机短信及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关键词: 手机短信;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民族审美
摘要: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迅速影响到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成为人们亲情祝福和朋友拜年的主要方式。手机短信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强化了人们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和节庆仪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拓展了节庆祝福和信息传递的表达形式。节庆中的手机祝福和拜年短信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继承,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82-06
手机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手机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手机的功能逐步增多,它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了,手机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快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思维,并营建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其中,空前普及的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了表达节日心声和感恩祝福的新功能,其在中国节庆传播中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节庆传播的传统景观,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传统节庆文化的现代传播意义
“新年到,龙跳耀,家家户户齐热闹;辞旧岁,迎新春,鞭炮声声喜相随。祝愿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精气爽,事业步步稳步升,国泰民安日子甜!”这是一条2012年春节流行的短信。这条短信,可以说很准确也很精炼地概括了中国春节的节日特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春节期间,全国的手机拜年短信发送量突破了300亿条。而此前,2011年为近300亿条,2010年为230亿条,2009年为180亿条〔1〕。由此可见,用手机短信祝贺节日在人们的媒体运用中呈现出爆炸性增长,逐渐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传播方式,已经从传播时尚成为传播主流,“手机春节,短信过年”,是当今中国人过年过节特别是元旦和春节的一大景观。
从2008年开始,我国正式把清明、端午、中秋这几大民族传统节日从民俗节日上升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民俗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从大众心理需要来看,民族文化深厚、民族情感激荡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其巨大的文化生命力和受众满足效果;从现代传播内容来看,用传统节日来进行文化传播是任何形式的传播媒介活动的常态,古今都如此。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几乎是不受时空限制、地域限制的,而且诉诸于人的情感世界,让人乐于接受。“传统文化只有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鲜活灵动并源远流长。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2〕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致遵循和共同享用的一整套文化符号系统。被称为“中国的狂欢节”的春节,是节日文化广泛性和群众性最典型的代表,同时凸显出中华民族的节日诉求和文化特质。清明节的郊游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月夜赏月、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都广泛存在于中华各民族和不同区域的传统节日活动中,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其文化传播活动在全国都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的相同是节日文化广泛性和群众性的一大体现,它们囊括了节日文化的一切传统与现实形态。几千年来,许多节日生活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众思想情感的积淀,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追求,甚至成为中华各族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对于节日文化的仪式化和世俗化体验、节庆的循环周期与天象的统一对称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精神、以儒学政治为核心的中庸和谐意识和节日政治化、贵人伦重亲情的大团圆内容和人际关系偏向、强调集体观念、讲究道德秩序的价值取向、以道制欲、以乐为教的娱乐规范等,都是从历史到现实、从时间到空间广泛存在于传统节日中,并且是决定中华民族文化生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
虽然传统节庆表现出自己的稳定性特征,但它们却是随着时代与传播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节庆在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上的发展体现为:在内容上,每朝每代“过春节”的文化内容都被统治者所规定,融入了当朝当代统治者的要求和规范,其节日文化主题表现了一定的且又是每个时代不同的政治内容和意识形态,在传播内容上也不断变化。在形式上,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过节形式和过节手段不断更新,所以,人们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形式和手段也在日新月异。这恰如王安石在一首歌唱春节庆祝活动的诗中所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换旧符”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发展与变化的显著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工业设计创新.doc
-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没落.doc
-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层次结构.doc
- 论中国幼儿早期学习第二门语言必要性.doc
- 论中国当代建筑色彩发展趋势.doc
- 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趋势.doc
-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辩证思维.doc
- 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及对策.doc
- 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德育功能.doc
- 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doc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两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罗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泉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赵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留仙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