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影响.docVIP

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影响

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影响摘 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12与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出现极显著升高,针药、电针及西药组IFN-γ表达则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针药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而IL-12表达针药、电针及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极显著降低;相反,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较正常组有极显著性升高。结论:UC结肠黏膜Th1细胞亚群优势活化所导致的Th1/Th2细胞亚群失衡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而针药结合可能通过有效抑制UC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Th细胞亚群间的失衡而达到其治疗目的。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SD大鼠;IFN-γ;IL-12;IL-4;IL-10;针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544-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机制不明,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激发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研究表明UC结肠黏膜存在免疫异常,其中Th1与Th2细胞亚群间的失衡或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组治疗UC取得良好的疗效,发现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与其调节异常的免疫功能有关[1-3]。为进一步探讨UC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笔者在成功制备实验性UC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观察对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Th细胞亚群调节机制的影响,以期为UC治疗提供实验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雄性清洁级SD大鼠50只,体重(200±20)g,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西药组(10只),电针加西药组(简称针药组,10只)。 1.2 模型制备 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4]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制备成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新鲜结肠黏膜,加适量生理盐水制成黏膜匀浆,冷冻24h,溶冻后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提纯测定蛋白质含量,并与Freund佐剂混合配成乳剂。模型组大鼠首次每只足趾内注射抗原3mg,并在第10、17、24、31天分别于足趾、背部、腹股沟、腹腔内注射抗原6mg(末次注射不加Freund佐剂),至血清抗结肠抗体达到一定效价,对模型大鼠2%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麻醉,用3%福尔马林2mL灌肠,留置1h,以生理盐水洗净后排出,再用抗原液(4g/L不加佐剂)2mL灌肠,留置2h,洗净排去。正常SD大鼠为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作与模型组相同处理。 1.3 治疗方法 在确定UC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与观察。电针组:取穴:足三里(双)(穴位定位参照林文注《实验针灸学》[5]),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Hz,电流强度4mA,20min/次,1次/天,连续治疗10天。西药组:SASP溶液灌胃,每日投药量按成人(70kg体重)与大鼠(200g体重)1∶0.018比例(据《药理实验方法学》[4])配制SASP溶液,2次/天,3mL/次,连续灌胃10天。针药组:电针组+西药组,连续治疗10天。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只作与治疗组相同的固定。正常对照组:选正常SD大鼠不作任何治疗,只作与治疗组相同的固定。 1.4 检测方法 1.4.1 试剂 IFN-γ、IL-12、IL-4、IL-10单克隆抗体均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Envision试剂(R)和(M)购自DaKo公司;柠檬酸、无水乙醇、二甲苯均为国产分析纯。 1.4.2 免疫组化检测 于治疗结束后统一处死动物,迅速剖取结肠,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取与肠径垂直结肠组织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和切片,然后将4μm石蜡切片贴在涂有切片粘合剂的载玻片上,58℃烤24h,常规脱蜡至水,二甲苯Ⅰ、Ⅱ、Ⅲ各10min,无水乙醇、95%乙醇、85%乙醇、75%乙醇各2min,水洗。0.01mol/L pH7.4PBS洗3×3min,1%H2O2作用20min,PBS洗3×3min,抗原修复10min×2,自然冷却至室温,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