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阐释人类学视野下故乡——包头
阐释人类学视野下故乡——包头【摘要】方言是一种与标准语有区别的语言,是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区域性的语言变体,它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要素,方言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本文从方言角度出发,阐述了包头方言的起源、包头方言的特点和包头方言的变化等内容,以方言的角度探寻包头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包头方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194-02
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但是作为一个城市,包头的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仅有200年历史。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历史的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一位民俗学者曾说过: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应先从他们的语言学起。包头方言就是这样一种承载着历史、极具当地特色的文化,是包头市城市文化的宝贵财富。
一 包头方言的起源
一直以来,包头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包头方言的形成与明末清初的晋陕移民“走西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西口”不仅使包头与山西具有一种永久的渊源关系,同时也使包头方言深刻地打上了山西方言的烙印。侯精一先生之所以在《晋语的分区》一文中,把包头方言划入晋语,就是看到了包头方言与山西方言在诸多方面的共同点。但由于在包头地区定居的山西移民,来自山西省的各个地区,所以它的方言又不完全等同于山西方言,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在继承和发展了山西方言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后,融会贯通,最终形成的具有“西口”特色的新方言。研究和总结包头方言的这些特点,可以清楚地窥见其中的“走西口”因素,能够非常深入地了解山西移民对包头方言形成的重大影响以及包头方言发展演变的轨迹。
二 包头方言的特点
1.包头方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
明末清初的“走西口”,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间断过。山西移民来到塞外,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为了互相帮助和易于交流,通常以同乡的形式聚居,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村落。由于一个村与一个村的居民构成不同,其方言也有差异。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融合,最初形成各自村落时那种较大的语言差异已经不是非常明显了,但是由于具有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所以还存在不同之处。如在土默特右旗,黄河沿岸与沿山区之间,一个村与另一个村之间,都存在着语音与词汇的差异。土右旗美岱召镇一带的居民,往往把[ang]发音为[e],如“厂”发音为“扯”,“上”发音为“社”,“壮”发音为“坐”,“创”发音为“错”等。又如土右旗苏卜盖乡东老杖营村村民,其祖上大多来自山西忻州地区,语言有明显的忻州方言特点,把[ang]发音为[ie],如“想”发音为“写”,“讲”发音为“解”,“抢”发音为“且”等。这与包头其他地区的方言又有明显差异。再如在土默特右旗历史上形成的移民村落中,就有许多类似的同乡村,如榆次营子、五台营子、寿阳营子、祁县营子、繁峙营子、定襄营子等。仅从其村名,就可以推知其最早的居民构成,山西老家方言对他们语言的影响。
2.保留了古词语或古音现象
包头方言是以山西方言为母体而脱胎发展形成的,它不仅从早期的山西方言中继承了众多的古代汉语词语和语音现象,同时,由于山川阻隔和开发较晚,对这些古语词或古音现象的保留甚至还要超过现在的山西方言。
保留了入声音调。古代的入声字,在包头方言中绝大多数还读入声。具有入声音调是包头方言被划入晋语的主要考量指标。其次,保留了上古读音现象。古代舌上音读作舌头音的语音现象,在包头方言里有确凿的反映。如“生火”为“凳火”,“鞋”发音为“嗨”。还有,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分音词现象。古人说话有切脚语的现象,包头方言便是如此,如“圈”为“屈挛”,“窠”为”窟驼”。后来,包头方言发展出了大批的分音词,如“巷”为“黑浪”,“棒”为“不浪”,“滚”为“骨拢”。
3.吸收了大量蒙古语词
包头方言是继承元明清古白话而发展形成的,自然也继承了其中所吸收的蒙古语,大量蒙古语词汇的吸收,不仅丰富了包头方言,同时也使其具有了不同于山西方言的地方特色,从而确立了在晋语中的特殊地位。蒙古语词被吸收进入汉语,大约在宋代已开始,尤其是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蒙古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原文化,蒙古语词进入汉语者尤为普遍。如“聊天”为“倒喇”,“贼”为”忽拉盖”,“走”为“牙步”等皆是。尤其是“忽拉盖”这个词,在包头方言中具有非常特殊的语法和词汇意义,在语法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pdf VIP
-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岗位职责汇编.doc VIP
- 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doc VIP
- 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 》教学实录.docx VIP
-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培训教程PPT模板(完整版).pptx VIP
- 燃料采购供货方案,燃油运输方案.docx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哲学与文化.pptx
- 《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ppt VIP
- 中小学【新教材】2024年秋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4 课件教育教学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