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雪-让小人物释放大光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柏雪-让小人物释放大光彩

黄柏雪:让小人物释放大光彩生、旦、净、丑,京剧四大行当中,“丑”排在最后一位。可实际上它的起源最古,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一提起丑角,许多人脑海中就会跳出面敷白粉、插科打诨的小人物。每场戏都离不开他们,但他们永远是傍角儿的“绿叶”。 对丑角演员黄柏雪来说,却能从这“丑”中品咂出无尽的“美”来。活跃在舞台上30多年,扮演过数不清的小人物,黄柏雪越发体会到小人物的不简单。“丑角好比菜肴中的味精、百药中的甘草,能够调味提鲜,吸引观众去欣赏京剧艺术。” 见过太多炫目繁华,平凡中闪现的光彩总是轻易地将你打动。 懵懂学戏路 1964年1月的一天,黄柏雪出生在北京大兴区红星公社鹿圈乡。“柏”是家族字辈,出生时恰逢大雪飞扬,黄柏雪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早在幼儿园时期,黄柏雪就是个活跃分子,喜欢在人前唱歌。小学三年级时,中国戏校(中国戏曲学院前身)的老师来到鹿圈小学招生。黄柏雪记得非常清楚,那天,老师让全班同学排成一队,挨个儿筛选。黄柏雪抽空上了个厕所,回来时戏校的老师已经挑完了。鹿圈小学的文艺老师知道黄柏雪是棵好苗子,忙跟戏校老师说情:“这儿还有一个孩子,您看看这孩子成不成?”“行,让这孩子试试吧。” “唱什么啊?”黄柏雪挠挠头。“会什么唱什么吧。”戏校老师鼓励道。在钢琴伴奏下,黄柏雪演唱了最拿手的《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小孩挺有灵气的。”黄柏雪顺利通过了初试。 复试可没这么简单了,在红星公社的考场里,各个行当的老师齐刷刷坐成一排,“跟现在选秀似的”。黄柏雪看到这阵仗,心里紧张得要命,表演结束后被告知“回家等通知”。 最终黄柏雪获得了去中国戏校培训5天的机会,每天吃住在戏校,跟着老师练习“踢腿、下腰、声乐、朗诵”等基本功。黄柏雪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声情并茂地朗读毛主席语录,“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5天后进行最后一轮淘汰赛,红星公社被选中的七八个孩子里,只有黄柏雪留到了最后。 考完试,老师送学生到车站坐车回家。当时,黄柏雪才8岁,在一堆小朋友里个子最矮。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李金鸿老先生拉着黄柏雪的手,问道:“你爸妈高吗?”黄柏雪看了老师一眼:“比您高。”“哦,知道了。”李金鸿笑了。 中国戏校73班一共103个孩子,天南地北哪儿的都有,“不分行当,一水儿全学样板戏”。父母得知最小的儿子考入戏校,“到市里唱样板戏,管吃管住”,都非常支持。邻居们也赞不绝口:“这孩子多有出息啊!” 然而,真正开始上课之后,黄柏雪才实实在在地领教了学戏的“苦”。起早贪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哭,第二天起不来床。”黄柏雪和同屋的小伙伴商量,要不咱们逃学吧,干脆回家,不干了!两人热火朝天地讨论起细节来。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俩人照样乖乖地爬起来练早功去了。 步入丑行,恩师难忘 1976年,“文革”结束,传统戏渐渐恢复。当时,丑行名角汪荣汉老先生特别喜欢黄柏雪。他参与排演了现代京剧《审椅子》,黄柏雪在戏中唱老生。汪荣汉对黄柏雪赞赏有加:“哎呀,这孩子表演能力真好,跟着我学吧。”得知老师希望自己改学丑行,黄柏雪心里老大不乐意:我长得也不寒碜,为什么换丑行啊?汪老师耐心地告诉他,“丑行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梨园行有一句话:无丑不成戏。在京剧当中,丑角塑造人物的范围最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丑角都可以演。”黄柏雪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直到今天,黄柏雪仍然认为学戏最重要的是“天赋”。“按老师的说法就是开窍。我学戏很快,从来没让老师说过,排完了再上,我老是第一组。”在汪老师的指点下,黄柏雪进步飞快,渐渐体会到丑行的博大精深。“丑行,俗称小花脸。一个优秀的丑行演员,往往是戏路最宽的人。虽然丑角在每一出戏中的戏份不是很多,但几乎每一出戏里都有丑角出现,而且会跟形形色色的角色配戏。因此,丑行对各个行当了解得最全面,教学上自然得心应手。” 之后,黄柏雪又跟随丑行宗师萧长华的儿子萧盛萱先生学戏。萧盛萱表演细腻,善于揣摩剧情,唱、念俱佳,谐而不俗,是一位文武昆乱不挡的全能丑角演员。跟萧老师学戏,黄柏雪受益匪浅,许多非常吃重的大戏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丑角身段的特点是小,勾脸也小,动作也小,什么都要攒着一点。这也是一种美,你得理解。这是你的行当,不能跟别人一样。”老先生经常这样教导学生。在丑行浸染愈久,黄柏雪愈能领会到其中不可言传的美。“要演好丑角,需要一种大智若愚式的人生体悟。幽默可以说是智慧的最高体现,丑行是特殊形态的美。” 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黄柏雪意识到塑造角色最重要的是把握不同的人物性格:既有奸诈刁恶、卑鄙阴险的反面人物,如京剧《审头刺汤》中的汤勤;又有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的正面小人物,如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还有自以为是、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