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

考考古古所所见见道道教教简简牍牍考考述述 一木质简牍在道教法事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且自东汉以倾, 少延用到宋元。从其 形制与内容上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解除疾病鬼邪灾异的符咒简牍。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引 《典略》说,东汉五斗米道张修施用“请祷之法”,该法 为:“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 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从行文称其作“三通”、还要“沉之水”以及东汉纸张并不普遍 的情况分析,远乡僻壤的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当为木质简牍比较合适。按史所言, 张陵、张修 (或张衡)、张鲁三世领导五斗米道,这种三官手书木简的用量当不在少 数,可惜 今未见出土。不过,在大致为太平道活动地区内,却发现两例道教简牍实 物。一为天津蓟县出土的汉魏道教简牍,最近 《中国文物报》已有报道,但未公布简 文具体内容。另一例则是名气颇大的朱书符咒木简,出土于江苏省高邮县邵家沟汉代 遗址。该简长28、宽3.8厘米,朱符绘于木片上部偏右,左下为朱书咒文3行,其文 为:乙巳日死者,鬼名为天光。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疾去三千里。汝不即去,南山给 □,令来食汝。急如律令 (图一,1)。该遗址还同出写有朱书解除文的残陶瓶、桃 核和“天帝使者”封泥等。原清理简报认为,该件木简和封泥、朱书陶瓶“当是道教遗 物” (注: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 《考古》 1960年10期。)。笔者赞同这一意见,并认为这是一组相互联系的道士解除活动遗 物。著名的陕西户县阳嘉二年 (133年)解除文,曾记载自名“天帝使者”的道人施用黄 神越章印封缄解除文,即文尾所署“封黄神越章之印” (注:禚振西: 《陕西户县的两 座汉墓》, 《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显见,东汉道人的解除秦章也是需要用 印封缄的。以此看,邵家沟东汉遗址的“天帝使者”封泥,必是用来封缄同出的朱书符 咒木简。在道书中亦明确记载首道士在朱书桃刺上封“天帝使者印”的文例。如 《太上 三五正一盟威录》卷三载:上皇诸君符,朱书桃刺一尺六寸,刺头当中封天帝使者 印。板玉吏兵,芒绳大张,增彩封题随以意,所言召问,勿传泄。吾真宝符,未有所 治,勿召。自带符录,百鬼即自知。夫欲召万物,神符丹书桃刺,长一尺六寸,封以 天帝使者印。约以左索召鬼,其神立 。佩带符,百鬼皆畏。人知大鬼姓名,则悉不 为害也 (注: 《道藏》第28册,第446页,上海书店,1994年。)。文中两次说到要 在绘有道符的朱书桃刺上封天帝使者印,且明言此种桃刺就是用来对付众鬼的,最有 意思的是,它也谈到知鬼姓名之事。而邵家沟的符咒木简恰好与天帝使者封泥同出, 简上符咒亦是对付鬼的,并且也以知鬼名为手段防止死鬼为害,与上列道书中的封天 帝使者印的桃刺文例极为相似。也许东汉邵家沟遗址的这些道教遗物,就是道人施用 该类法术之“祖”。当然,邵家沟符咒木简是否为桃木制成和称为“桃刺”,还需要有关 专家的鉴定或进一步揭示。 图一东汉三国两晋道教木质简牍1.江苏高邮邵家沟汉遗址木简摹本2.敦煌西晋烽燧遗 址木简摹本3.湖北武昌任家湾吴墓木简摹本4.江西南昌阳明路吴墓木简5.湖北鄂城水泥 厂吴墓木简摹本6.江西南昌永外正街晋墓木简再如传为西晋的仙师木简,见张凤 《汉 晋西陲木简汇编》二。设木简正面墨书道符一通,自上而下直行竖写,符尾残沥,符 字大部分都是可识汉字,仅个别变形较大但仍可辨读。我曾对简上墨符做过解读,但 因某个字的误释,故所说颇舛。这里试做订正。该符由13个汉字和1个符号构成,除 符尾数字不清外,所存墨迹的准确释文为:“仙师敕令:天贵龙星镇定空炁 安……” (图一,2)。师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尊称,后进入道教,成为早期教团首领的 名号用字。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 《典略》述说东汉末道团云:“太平道者,师持九 节杖为符祀。” 《后汉书·皇甫嵩传》云:“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 道。” 《三国志·张鲁传》讲到东汉五斗米道团时亦云:“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 号师君。”东汉道教经典 《太平经》也是以“天师”与“真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足明道 教尊者喜用“师”字为称。“仙师”一名,即是继承这一习惯而出现的后来道教的又一种 尊称。河南洛阳近年出土 《大唐故道冲观主三洞女真吕仙师志铭》,志文亦云:“仙 师号玄和”,“仙师即府君第二女也。”“仙师敕令”,就是以道门尊者名义发出的命令。 从有关文献记载看,仙师木简与古代迁葬活动有密切关系,是一种镇物。 《三元总 录》卷下“启攒镇物”云:“凡人家旧茔冢,多气脉衰残。要将祖、父尸骨起迁更葬,须 把旧穴以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