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解批注(录屏、录音)-小雄小学
一款覆盖中小学课程的微课程云服务网站 录频实例 小数加减法 学习查字典 浙江微课网 /wkxx/index.htm?id=3243type=0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认识几时几分 /wkxx/index.htm?id=3662type=0 /wkxx/index.htm?id=3405type=1newsid=280 字母A的发音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微课程 /wkcxx/index.htm?id=258type=1 教师制作微课程的编辑工具 喀秋莎 Camtasia studio 喀秋莎(Camtasia studio)的优点 录屏、录音、录PPT 视频的后期编辑(字幕、标注、裁剪、转场) 画面的变焦(放大局部、缩小、移动) 音频的处理(降噪、) 配套测试题设计 常用微课程录制与编辑软件:/top-software/ 折射 李玉平老师是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微课程创始人,他在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静波校长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微课程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国许多省市的教育部门和基层中小学,陆续开展了李玉平老师微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有关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发展的资料,可以到他的博客网站学习:/ 李玉平 (微课程创始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 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 来源:《中国教师报》■对话主持:本报记者 马朝宏 ■对话嘉宾:李玉平:微课程创始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 ??????????? 刘静波: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微课程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课程是如何诞生的? 李玉平:这要从我的经历谈起。2001年,我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比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于是我们开始了“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很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调查发现,问题出在校 本教研上:首先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三小”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教研 方式的变革:比如加入“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 “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 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 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 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 刘静波:我从培训角度谈谈对微课程的认识过程。进修学校负责全区的培训,在“远程研修”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困惑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形式陈旧、单一,效果不理想,教师们有意见。我们急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出现,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一边学习微课程,一边开始尝试开发微课程,组建微课程开发团队。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开发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感觉PPT技术不容易,但是后来发现,比技术更不容易的是内容的开发,是内容的梳理与提炼。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若干个研究团队——电影组、策略组、故事组、学科知识组、家校合作组等,并组织了专题培训,边讨论边实践,边研究边制作。 我们忽然意识到,表面上是在制作微课程,而事实上真正的收获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 微课程,“将理论倒过来讲”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诞生时间不长,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众多一线教师和教研部门的热捧?它与之前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李玉平: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 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以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 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 这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 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 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荣格广东分公司工作总结.ppt
- 药讯32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doc
- 菊花须插满头归.ppt
- 菜籽种植收获多.doc
- 菜肴造型与盛器选择原则.doc
- 菲律宾国花.ppt
- 营造向上氛围一、赢在途中.ppt
- 荷兰的殖民扩张.ppt
- 药品召回的监督管理.ppt
- 营改增 - 中国工程建设网.ppt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