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教师资格2009年7月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09年7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个别教师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2.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之一是(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了解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建立学生档案
3.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
A.要写好教案
B.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C.要了解学生
D.声音要宏亮
4.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哪一条教学原则? (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强调的是( )
A.学习的兴趣
B.学习的过程
C.学习的要求
D.学习努力的程度
6. 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 )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强调创新教育
D.取消应试教育
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是( )
A.普遍发展的人
B.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C.充分发展的人
D.自由发展的人
9.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11.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 )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复式教学
12.我们把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叫做( )
A.客观性测验
B.问题情境测验
C.标准化测验
D.论文式测验
13.狭义的德育专指( )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1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规定出自( )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宪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5.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少先队活动
1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
A.榜样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17.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D.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18.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这种课外活动属于( )
A.文学艺术活动
B.社会活动
C.科技活动
D.学科活动
1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个规定出自( )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
D.《宪法》
20.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道德教育,二是政治教育,三是( )
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思想教育
D.理想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_________。
22.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学生和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23.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所以心理学家提出了_________概念。
24.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_________仍起着作用。
25.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_________。
26.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和——的差异性。
27.班会有三个特点:_________、自主性、针对性。
28._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9.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由_________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
3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_________人员。
31._________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2.所谓_________,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33.学生个体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