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就业心理准备与调试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第四章 就业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择业心理准备 第二节 不健康心理剖析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四节 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第五节 新时代的就业观建议 第一节 择业心理准备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开始,是独立走向生活的第一步。 在择业的过程中,既会遇到外部社会的障碍,本身也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 因此,就需要随时克服内部障碍,不断适应外部环境,最终确定并实现职业目标。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以及特点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自信心,就业危机感强烈。 2、就业目标理想化、功利化和等级化。 3、对政府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过快过急,互相攀比,强求“平等”。同时也产生对政府不满的实际心理。 4、缺乏必备的就业知识和技巧。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因素 1.来自社会的因素 2.来自家庭的因素 3.来自于本人的因素 三、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影响就业的因素) (一)准备转换角色 (二)认识自我 气质、性格 (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兴趣、爱好 (既要能干又要有干头) 能力、特长 (只要有机会让你干,你就能干成) 价值观 (为什么而干) 生理特征 (特殊因素) √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 ------“管他专业对口与否,挣钱第一”,“前途前途,有钱 就图”,“先挣钱,后搞专业” √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 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人才流动更加方便 √非国有单位不予考虑 从众心理 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 如在洽谈会上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 追求绝对公平的心理 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求职中的一切问题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笼罩上心理阴影。 不懂人际交往 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轻视或低估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竞争。 自负心理 自我评价过高的心理倾向 ----在选择企业时,“大、名、公、外”即“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 毕业生的首选目标。 攀比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就持有一种攀比的心理。他们往往以自己身边同学寻找的就业单位做比较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而忽视自我特点。 封闭心理 一部分长期以来,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流的学生;还有部分是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害怕同学知道后嘲笑自己不如别人的同学。 依附心理 自己不急着找工,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等等。 乡土心理 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 造假心理 假学历、假证书、假荣誉等并非敲开就业大门的救命稻草,假的终究长不了,毁了自己前程。 二、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2.不能正确认识社会 3.缺乏就业技巧 4.缺乏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三、克服不好的择业心态 1.功利心理----追求高收入心理 2.求闲心理----追求舒适清闲心理 3.求便心理----追求离家近,生活便利心理 4.从众心理----随“大流”的心理 5.求名心理----追求有名的单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四节 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2.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 1、 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2、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 3、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 3.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大学毕业生的薪金? 我是否要参加选调生? 4.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5.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 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冷静地作出选择。 要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 树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面对就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6.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正确地认识自我 接受自我,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不断发展自己。 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