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2014年1月10日
杨柳市构造地质图课程设计
姓名:吴倩珠
班级:1240101
学号:201240010109
专业: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构造发展史
第四章…………………………………...结语
第五章…………………………………...致谢
附图1……………………………构造纲要图
附图2……………....杨柳市地质构造剖面图
. 引言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本次实习的《构造地质》课程设计,是将所学《构造地质》理论知识及有关课程相结合。本次实习的杨柳市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图区内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山峰为:飞来峰、东山、板背、烟岗岭。最高点为卢家1762m,最低点为桐木小于600m,图区内山地分布广泛。该地区经过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褶皱和断层以及岩浆岩体的侵入。
该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山峰、谷底落差不大。由于该地区经历了四次构造运动故可分为五个构造层,分别为:S1-S3构造层,D2-C3构造层,P1-T1构造层,J1构造层,K-E构造层;
该地区村镇分布广泛且较分散。其中,杨柳市位于西南部。
因此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分析能使我们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更好的了解。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为编制《杨柳市AB地质构造剖面图》,编制《杨柳市地质构造纲要图》,结合编制的《杨柳市AB地质构造剖面图》和《杨柳市地质构造纲要图》及《杨柳市地质图》,分析该地区地层、构造及地质发展史,编写《杨柳市综合地质报告》。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主要发育晚古生代以来地层,但缺失早泥盆世(D1)、中三叠世(T2)、晚三叠世(T3),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J2-J3)等时代地层。该地区的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地层(E)、白垩系地层(K)、侏罗系地层(J)、三叠系地层(T)、二叠系地层(P)、石炭系地层(C)、泥盆系地层(D)、志留系地层(S)。其中,古近系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垩系地层分布在东南部,侏罗地层主要分布在正北部、东北角处及西部不明确断层所截,其余大面积地区都为石炭、二叠系地层。
S1:下志留统板岩,该时代地层分布在图区正南部,为香花岭褶皱的核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
S2:中志留统板岩夹千枚岩,该时代地层分布于图区正南部,为香花岭翼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
S3:上志留统千枚岩,该时代地层分布于香花岭翼部,与上覆地层为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D2:中泥盆统石英砂岩、含砾砂岩,为河流沉积,该时代地层分布于图区西南角的东山向斜的翼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
D3: 上泥盆统灰岩夹泥质灰岩,为滨—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分布于图区西部的东山向斜的翼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
C1: 下石炭统厚层灰岩,为滨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分布于图区东南部,东北部,中部及西部,与上覆岩层为整合接触。
C2: 中石炭统白云质灰岩,为滨—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分布。
C3:上石炭统灰色纯灰岩,为滨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分布。与侏罗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
P1:下二叠统灰白色灰岩,黑色灰岩、,为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沿东南-西北向成条带状广泛分布于图区范围内,与上覆岩层为整合接触。
P2: 上二叠统粉砂岩夹煤层,为滨—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沿东南-西北方向分布于图区的中部,与上覆岩层为整合接触。
T1: 下三叠统薄层灰岩,为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分布于茶岭附近图区西北角,与上覆底层J1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
J1:下侏罗统粉砂岩,页岩,为滨海沉积,该时代地层分布于图中的中西部,正北部,和东北部。与上覆地层为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VIP
- GZ-2022024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赛题完整版包括试题答案及全部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使用安装说明书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pdf VIP
- SAP培训详细分解详细分解.ppt VIP
- 7《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doc VIP
- 2024年10月浙江自考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勤劳的蚕宝宝》精品课件.pptx VIP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1)习题.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 VIP
- SAP PP模块培训材料【116页超详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