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渗氮前沿进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渗氮前沿进展

离子渗氮技术的前沿进展;主要内容;1 离子渗氮的基本原理:溅射和沉积理论;充入含氮气体;;N沉积;2 离子渗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2.2.2 离子渗氮十淬火 零件经渗氮处理后,表面获得以含氮为主的化合物层和扩散层;再把零件重新加热到奥氏体状态,渗层中的氮碳化合物发生分解,氮向纵深扩散溶入奥氏体,淬火后表面得到一层极细小的含氮马氏体,它比单纯淬火后所得到的不含氮的马氏体要细小得多;同时,由于氮向心部扩散,浓度梯度趋于平缓,从而使零件在具有良好的心部力学性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表面硬度、耐磨和疲劳强度。渗氮或氮碳共渗后增加一道淬火处理,使表面层组织发生变化,可使零件得到更有效的强化,氮碳共渗的工艺效果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种复合强化工艺适合于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所制成的零件,尤其是前者。 ; 2.2.3 离子渗氮/薄膜复合???艺 在表面复合处理技术中,将离子渗氮与薄膜技术结合起来对钢进行表面处理,可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由于渗氮后的钢表面有较深的硬化层 (0.3mm),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残余压应力,构成了TIN、CrN等超硬薄膜的理想支承体,其承载能力远远超过单一超硬薄膜或氮化物层。同时,因为增加了硬化层的总厚度,减小了从TIN、CrN表面到钢基体之间的硬度梯度,使得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滚动接触疲劳强度以及TIN,CrN层的附着性能都大为提高。由于疏松层已去除,其亚表面也不易产生裂纹源,从而使接触疲劳强度有所提高。 ;2.3 ASPN 技术 ;2.4 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技术研究;2.5 快速离子渗氮技术 ;谢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