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群聚分析产业链分析
台灣地區製造業產業結構分析、產業群聚分析、產業鏈分析
-以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為例
Using structural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Industrial Chain Analysis Models to Explor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iwa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Industry
王克陸1 陳芃婷3 李宗耀2 吳宗豐3
1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
2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3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摘要
台灣地區製造業從傳統農產品加工業、輕工業、重工業、精密工業,邁向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製造業,而製造業產業結構、產業群聚、產業鏈直接影響產業競爭優勢及發展。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因技術不斷進步及改進、相關產品的強大需求與蓬勃發展,其產量、產值及應用持續增加,故在我國半導體產業已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但面對國際的競爭壓力、技術整合與運用、產業的變化,我國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如何建立產業的競爭優勢,是非常嚴肅與重要的問題。本研究目的在藉由產業結構分析模型、產業群聚分析模型、產業鏈分析模型,來探我國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之競爭優勢。
經初步文獻探討及資料蒐集可將這些結果作產業趨勢分析,藉此分析對國內砷化鎵產業有更深入的瞭解。此外,彙整研究結果,歸納出產業價值鏈分析在管理上的意義如下:1.可作為績效評估的標準;2.可作為衡量企業獲利力的指標;3.可作為利潤規劃的依據;4.可作為企業決策的工具。
關鍵字: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結構、產業群聚、產業鏈、層級分析法
緒言
半導體可以分為元素半導體(Element Semiconductor)與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兩類。其中元素半導體材料以矽和睹為代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元素週期表內Ⅲ-Ⅴ族,Ⅱ-Ⅵ族及Ⅳ-Ⅳ族等等元素化合物構成。化合物半導體不同於矽半導體的性質主要有二:一是化合物半導體的電子遷移率功率耗損、雜訊等特性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適用於高頻傳輸;二是化合物半導體具備有效率的光電轉換特性,這是矽半導體沒有的,因此化合物半導體可運用在光電轉換的領域,市場成長相當快速。目前無論在元件製程或元件的設計,都已受到製程儀器或元件尺寸的限制而遇到技術瓶頸,因此開發新材料或將目前已開的材料進一部延伸發展,仍是當今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開發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正好可以符合下一世代科技的需求,而且一部份已經發展到元件的階段。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Michael Porter(1990)指出,一個國家是否能提昇現階段科技與生產力,是其在全球化競爭環境中致勝的關鍵;而目前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主導著全球下一波技術的發展方向,從基礎架構分析,台灣有深厚的IC半導體產業,擁有成功的發展經驗。儘管如此,並非園區內的廠商全儘然都是成功的,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廠商成功,進而在這個社會中獨佔鰲頭。因此本研究主要動機在於找出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產業結構、產業群聚效應、產業鏈,以瞭解目前化合物半導體的產業現況並深入探討以建議未來發展的方向;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另一個機會,環顧國內對化合物半導體公司相關的研究很少,依照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化合物半導體公司相關的研究實屬必要。研究結果不僅可供現今存在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廠商做為發展與佈局的建議及擬定策略方向的參考,更可提供即將進入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廠商做為借鏡;由此更可增加廠商投資的成功性,以提昇國家高科技產業之整體產業競爭力,成功發展台灣高科技產業之營運。
1.2 研究方法及模型
層級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aaty, 1977,1980)是由Saaty教授所發展,適宜解決多評量準則的決策問題,現今已被廣泛應用來處理各領域中多評量準則方案的選取及資源的分配(Saaty, 1980)。運用層級分析法進行分析研究時必須考量許多構面,其評量指標有多個且為層級性;許多學者專家曾採用AHP法處理相對重要性(權重)評量問題。AHP法也有助於描述較高層級要素對低層要素的影響程度,對整個系統的結構面及功能面提供詳細的整體描述,比直接評量整個系統來得有效率、穩定且有彈性。國內學者劉春初(1998)利用AHP法作為效率評量相對重要性(權數)之設定;王乃弘(2000)也利用AHP法分析民眾偏好醫院類型之研究,探討民眾偏好之選擇要素;汪美香、許溪南(2000)利用AHP法對複雜的評量準則進行整體分析比較,以期幫助管理階層制訂決策。
1.3 研究目的
本本研究依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理論基礎及相關論文文獻,再加上產業本身特性及深度訪問資深從事知識工作人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