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害虫测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害虫测报

(一)小麦蚜虫 麦二叉蚜 (二)麦红蜘蛛 麦长腿蜘蛛 (二)麦红蜘蛛主要测报方法 1、螨情调查 选常年发生为害较重的麦田2~3块,5点取样,每点查1/3米单行,目测螨口数量及被害状表现。分下列级别统计: 被害分级标准: 0级:麦株上无螨或有少数,叶片正常无失绿斑。 I级:每1/3米麦株上有螨100头以下,叶片失绿斑占叶面5%以下。 Ⅱ级:每l/3米麦株上有螨100~200头,叶片失绿斑占叶面 10%左右。 Ⅲ级:每1/3米麦株上有螨200~400头,叶片失绿斑占叶面 30~40%,且有连片。 Ⅳ级:每1/3米麦株上有螨400头以上,大部叶片黄白色,叶尖呈现干枯,生长停滞。 2、预报 当每1/3米满数达I、Ⅱ级时预报作好防治一切准备。受害分级达Ⅲ级时预报立即防治。 (三)小麦吸浆虫主要测报方法 1、普查 目的在于查清各地区土中虫口密度和分布范围,以便拟定防治计划和确定防治田块。每年春季解冻后10天或秋播前10天左右,选择不同地形、土质和栽培制度等有代表性地块,10点棋盘取样,用吸浆虫取样器(10cm×10cm×20cm)取土,倒入25cm ×40cm50 目尼龙纱袋,在有水源处淘捡,统计吸浆虫各虫态数量。 2、查化蛹进度 目的在于预测当年发生程度和防治时机。在普查的基础上,选虫口密度较大并在当地有代表性的麦田2~3块,自3月中旬小麦拔节开始,每隔5天查1次,见蛹开始隔日淘查1次。取样、淘土方法同普查,统计各虫态数量,当见蛹后估计约10天后即为成虫羽化始期,是施毒土、毒砂的有利时机。 3、查成虫数量 目的是预报指导成虫期药剂防治。查成虫可采用33.3cm×33.3cm×l0cm的小捕虫笼粘捕。先用l0号铁丝制架,将架下方插入土中3cm深,笼罩用普通纱布缝制,内而涂一薄层凡士林,定日定时揭罩检查成虫数。 4、预报 (1)根据全国植保总站提出,在麦播前每亩有虫12万头以上即预报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前3~5天,每亩有蛹12万头以下需防治1次;12万头以上需防治两次。 (2)抽穗时,受害严重田网捕平均每10复网有成虫10~25头即预报补治。 (3)防治适期以化蛹率达30%,始见成虫时施药最佳;此后视成虫发生量和发生期而定。 * 小麦害虫测报 (一)小麦蚜虫 (二)麦红蜘蛛 (三)小麦吸浆虫 麦长管蚜 禾缢管蚜 (一)小麦蚜虫主要测报方法 1、田间蚜口密度调查 选有代表性麦田2~3块,秋苗期自出苗至麦蚜进入越冬,春季小麦返青至蚜群消退,每5天调查1次。单对角线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条播田每点连续调查40株,撒播田每点取样0.11m2。记载总苗数或分蘖数、蚜株数(分别种类),统计蚜株数和百株蚜量,并注意天敌情况,统计敌蚜比。 2、预报 (1)麦二叉蚜。秋苗期天气干早,当有蚜株率达5%,百株蚜量达10头以上;春季拨节期有蚜株率达30%,百株蚜量达l00头以上时,即预报进行药剂防治。 (2)麦长管蚜。在小麦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头左右;扬花至灌浆期有蚜株率达70%,百株蚜量达500头左右时,即预报防治。 (3)预报防治适期。在麦二叉蚜常发和黄矮病流行区,要抓好预防工作,关键是抓好秋苗期和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麦长管蚜的防治适期以扬花末期最佳。 麦圆蜘蛛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