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历史入学前暑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三).docVIP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历史入学前暑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历史入学前暑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三)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届高三入学前暑假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三) 1.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近代中国的某爱国者在对他参与的反侵略斗争进行反思总结时,阐明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八字抵抗要言。该爱国者应是? (?? ) A.鸦片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 B.甲午中日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丁汝昌 C.义和团运动的领袖曹福田????????????? D.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6.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 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 (2011年4月佛山二模15题)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导致晚清教案发生的文化背景是(??? ) A.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西文化的隔膜与冲突 C.不平等条约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条件D.西方列强的侵略 .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人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转折。下列关于“甲辰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足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两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D.“甲寅之役”足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曾任李鸿章幕僚的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黄海大战后,李痛詈亲赴天津要求决死战的丁汝昌说:“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而征诸李电稿和盛宣怀档案,发现在黄海大战后.李曾电今丁:“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速带六船来沽,面商往旅拼战,渡兵运粮械接济,成败利钝,姑不暇计。”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的看法不妥的是(??? ) A.前者成为李鸿章“避战保舰”政策的重要证据B.后者与主流观点相悖,应该回避或不予采信 C.后者较前者应更具说服力,可信度更高 D.史料发掘与考订有利于史学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维护 .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记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