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长-一个令人尴尬角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中小学校长:一个令人尴尬角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令人尴尬的恐怕就是农村中小学校长这个角色了。这种尴尬的境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与权不相对应的尴尬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中心校校长成了全乡镇学校唯一的法人代表。各中小学的事务均须中心校的统一安排。各中小学校长只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首先表现在经费使用上。学校每学期所收取的杂费一律上缴县财会中心,由上级给学校每学期拨款一两次,学校成为报账单位,这样的财经体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学校的所有开支一律由中心校统一审批,学校所需的办公用品小到一张纸,一个本子,大到一张课桌凳,一件教具都得由中心校统一负责配置。这是不是有点统得过死?是否有些僵化?其次是学校人员配备一律由中心校统一安排。学校中层干部的使用,教职工的调进调出,事先各学校也一无所知。在这种环境下,各中小学校长还能谈什么学校管理?一个手中毫无管理资源的管理者又怎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呢? 在这种有职无权的境况下,学校许多工作难以开展,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报账员、学科教研组长等无人愿当。长此以往,学校工作常会处于半瘫痪状态。 二、责与权不相对应的尴尬 一位分管教育的镇干部,酒足饭饱之后,喷着酒气,学着日本鬼子的腔调,指着台下的一群校长说:“你们的权力小小的,责任是大大的……”引起一阵哄笑。其实,这位领导也算酒后吐真言,说的是大实话。农村中小学校长的权力虽微不足道,却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如每年各地都要转发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文件最后转发到学校,校长就成为学生安全的直接负责人。此时,不出事便罢,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第一个倒霉的便是校长。如今,校园安全事故成了农村中小学校长最大的心头隐患。学校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而中小学生组织纪律性、自我控制力、自觉意识都比较薄弱,校园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区。 去年,我校一名初中生趁老师午休之际,私自溜到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而亡。家长聚集亲友、邻居上百人来校问罪。他们砸开学校办公室大门,将尸首强行停放在办公桌上,不让火化。校长硬着头皮前来商谈此事,早已失去理智的家长拿起碗口大的石块,向校长头部猛砸下去,若不是校长躲得快,很可能也要出命案。有所小学请施工人员来校施工。课间一名施工人员非要与学生打乒乓球。学生嫌其球技差,不愿与之对打。这名施工人员恼羞成怒,顺手操起施工工具猛扔过去,正好打在学生脸部,顿时血流满面,门牙被击落数颗。校长要求施工人员付清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其不但不接受校方调解,还拿来匕首,要先“结果”校长。还有一所小学,一名学生课间活动不慎跌倒,摔破头皮。其叔闻讯赶到学校,破口大骂老师。校长急忙上前劝阻,不料被其猛击一拳,左耳被击裂多处,入院治疗半月伤口才得以痊愈。 责任,特别是学生安全责任,沉重地压在校长们的心头。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且不论上级要追查事故责任,更令校长们生畏的是那些家长们。此时此刻的校长,变成了家长的出气筒,在精神上要承受折磨,在人格上要蒙受污辱,在人身安全上要面临威胁,正因为如此,校长们经常考虑的是这样的一个现实问题:只要任期内不发生安全事故,就是万幸!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是难以顾及的。 三、责与利不相对应的尴尬 当前,影响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稳定的因素固然不少,但极不对应的责利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承担一定的责任风险,理所当然地要享受与之相应的利益待遇,这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利益分配原则。但如今农村中小学校长所享受的“利”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他们除了拿教师职称的工资外,其他物质利益几乎毫无所得。他们既要教学,又要考虑、安排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师生的吃喝拉撒睡,大到师生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由于农村教师编制长期紧缺,校长们的授课量几乎与普通教师没有多大的区别。沉重的教学任务,繁杂的学校行政事务,压得他们实在难以承受。 我们的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关心和重视是十分不够的。对中小学校长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还不到位,甚至存在误区。甚至在有的文件里,还出现了排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内容。如有的省在评审特级教师的文件里,规定中小学校长申报特级教师“必须”是省辖市“拔尖校长”。试问,有几个农村中小学校长能成为省辖市的“拔尖校长”?有的职称文件还规定,中小学校长参加职评“必须办学有特色”。这样的规定对城市校长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但对农村中小学校长而言标准是否定得太高? 因此,农村校长与城市、城镇校长相比,属于“弱势群体”。政策的制定者们应该通盘考虑政策的公正、公平与合理。值得注意的事,不少农村中小学校长得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保护和关心,校长的切身利益往往不被重视。我曾多次参加市“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教师职称,发现落选者很多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原因很简单:“没有参加校长岗位培训”。这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