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30%重症肝病患者PICC并发症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5 d和(或)红肿或水疱;Ⅳ度:疼痛不能耐受[1]。
2 结果
2.1 局部渗血
40例PICC置管患者均有局部渗血,渗血率为100%,其中轻度渗血30例,中度渗血8例,重度渗血2例,曾用云南白药[2]止血,但无疗效。中度渗血局部沙袋压迫,减少置管臂活动,抬高置管肢体,48 h后出血停止;重度渗血,检测凝血时间为2 min、凝血酶原活动度为0,经过在针眼处置无菌明胶海绵及透明敷料外放置沙袋,压迫56 h后出血停止。经验:对凝血酶原活动度低的患者,导管置管后针眼处常规用无菌明胶海绵加压止血,同时常规用沙袋压迫置管侧肢体48 h,不能等到出血后再采取上述措施;不能常规24 h后换药,应待出血止住24 h后再换药,更换敷帖1次;48 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活动,并抬高置管上肢,必要时静脉给予止血剂。
2.2 穿刺肢体水肿
本组病例出现穿刺肢体水肿15例,占37%,穿刺肢体水肿,可能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及PICC术后包扎过紧致血管受压血液滞缓,患者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造成上肢肿痛、疼痛;处理:48 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活动,并抬高置管上肢, 用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1周后逐渐消退。经验:不能使用磺酸酯黏多糖(喜疗妥),其作用是能有效地控制发炎病症,改善患处之血液循环,吸收渗液,治愈水肿及浮肿,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消炎、消肿(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促进渗出物和瘀斑吸收,溶解受损血管血栓,施药后,能迅速消除患处之痛和压迫感觉,缓解肿胀,吸去渗出液体,促进机体组织的复原。但此类患者禁用喜疗妥药膏外涂,它可使皮肤迅速出现大片出血点、斑。可能是由于喜疗妥(黏多糖软膏)中的有效成分是从动物脏器中提取的类肝素(粘多糖多硫酸酯),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的作用,它可加重出血,故不能使用。因酒精对皮肤有刺激,加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血小板少,故未使用95%的酒精。
2.3 静脉炎
本组发生静脉炎6例,占15%,明显高于郭辉等[3]报道的86例血液病患者行PICC置管合并静脉炎发生率(5.8%)。可能是重症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障碍,清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清蛋白低,组织修复缓慢,隧道形成较慢,细菌可沿皮肤导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并寄存在管壁而引起局部感染,引发静脉炎及皮肤感染,所以应用PICC要慎重[4]。处理:抬高置管侧肢体,制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同时用仙人掌捣成糊状外敷效果较好,间断用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炎症血管,1周后缓解。经验:禁用热敷、红外线烤灯照射,因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血管通透性增高,如烤电,局部血管扩张,使局部血管渗出增加,加重肢体肿胀。
3讨论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5],但临床中留置PICC引发的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而且留置PICC成本较高,常因并发症使患者不满,所以快速有效地治疗留置PICC引发的并发症,对延长置管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凝血酶原活动度30%的重症肝病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由于凝血机制差,均有局部渗血(100%),而且轻度渗血30例,中度渗血8例,重度渗血2例,明显高于李倩玲等[6]报道的96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少量渗血占5.2%,本组病例出现穿刺肢体水肿15例,占37%,本组发生静脉炎6例,占15%。为此笔者应加强凝血酶原活动度30%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护理和研究,并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高度重视对PICC置管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X线定位及并发症的总结,为PICC置管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雪花,王秀芬.PICC导管所置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17):1570.
[2]顾小妹.云南白药在PICC局部止血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3):69.
[3]郭辉,丁小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62-63.
[4]王佩华.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4,(5):53-54.
[5]王秀华,王丽娟.三项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41.
[6]李倩玲,刘玉瑶.96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与护理[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7,28(2):200-201.
(收稿日期:2010-01-2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