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阳市非法集资问题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阳市非法集资问题探究

安阳市非法集资问题探究摘要:2011年安阳市非法集资案件集中爆发,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引发了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试图探究非法集资成因,并力求提出针对安阳非法集资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安阳市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非法集资;民间借贷;金融安全; 1、引言 长期以来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在2011年因受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各地民间借贷大有井喷之势,其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社会融资的同时,也伴生了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及洗钱等。 安阳民间借贷早已有之,但却在近2年来,呈现公开和疯狂的状态,安阳融资参与者呈现人数众多、单个储户集资金额相对较少,涉嫌融资的公司数量大且大部分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涉案资金动辄数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形成了大量人民币脱离监管、体外循环,造成银行储蓄被高息截流,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安阳市政府对安阳非法融资猖獗的局面高度重视,负责任的果断处置,以保护广大集资户的最大利益为前提,制定出“两保护、两打击、一稳定”的工作方法和“四个一批”的工作目标,迅速稳定了局面,处非工作正健康地向纵深进展。 2、安阳市非法集资的成因分析 2.1 多元经济与金融官方垄断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说明,维持金融垄断造成了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造成了国家金融机构依靠全球最高的存贷差赚取暴利,压制实体经济生存空间的事实。 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包括个人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由于金融抑制的长期存在,民间金融不仅成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资金供应者,而且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财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学者刘伟的研究表明:改革以来,我国62%以上的GDP由非国有经济所贡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对资金的供应却呈现相反的扭曲状态: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到40%的国有经济部分,获得的贷款资源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70%以上,而对国民财富贡献高达62%的非国有经济,只能从主流金融机构拿到不到30%的贷款。学者辜胜阻在温州市的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等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只有10%左右,80%以上依靠民间借贷生存。 2011年国家持续紧银根,银行贷款处于全面紧缩状态,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就更少。调查显示,中国银行利润的60%—70%来源于政策规定的存贷款的利息差,存贷款利息差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使得企业贷款利滚利、实体经济利润率极其低下,正规金融的高贷款利息又带动和维系了民间的高利贷,从而使得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支持的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更加高昂。 因此,中小企业要发展需要融资,这是一种刚性的现实需要,同时由于现在投资体制不畅,在民间有大量的民间资金无处投放,非法集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2.2 监管主体的缺位和金融法规的含糊 目前的法律法规中,仍没有对社会集资的具体管理部门做出明确指定。虽然2007年建立了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制度,但未在法律法规中明确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管主体及相应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 实践中,对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类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集资诈骗犯罪的认定,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现有法律对民间融资的调整不足,集中体现在刑法对相关罪名的规定不明确,民法规定过于单一,地方规定效力低下。 2.3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 (1)投资渠道狭窄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安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6元,比2009年增加3877元,增长26.18%。然而,近几年CPI逐年走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众所周知,把钱存银行跑不过CPI物价上涨,简单的储蓄已不能满足居民货币增值保值的需要;2008年,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我国股市几年来震荡下行,众多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的现象;而广大群众对于生活的预期比较担忧,比如说房价居高不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机制不健全,都希望“钱生钱”,这种迫切的急功近利心理,客观上为“高息、低风险”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提供了机会。 (2)“暴利”及“从众”心理 以安阳市某一投资公司为例,其参与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风险防范意识的私营老板及公职人员。但在集资者鼓吹“高额回报,见效快”,“钱生钱、利滚利”,投资“风险小,获利高”等诱惑下,他们将理性投资意识抛之脑后,甘冒风险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可见,暴利驱动是参与者失去理智的重要诱因。另外,参与者的从众心理,特别是亲朋好友之间,大家都参与,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导致盲从。从调查走访的参与者来看,90%以上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