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及烦恼并存-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打工岁月.docVIP

幸福及烦恼并存-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打工岁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幸福及烦恼并存-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打工岁月

幸福及烦恼并存: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打工岁月从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打工妹,到成为全国首个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实现了自己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和千千万万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乍一进城的胡小燕当初也曾彷徨和无助过,如今也面临着女儿在外地上学难、社保不能转移等一系列难题。 作为在广东务工的3000万农民工中的一员,胡小燕又不是一般的农民工,自从去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她被媒体和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生活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石破天惊,川妹子一跃成为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1974年,胡小燕出生在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大中坝村,她是家中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胡小燕的父亲是位退役军人,性格刚直。受父亲影响,胡小燕从小就养成了倔强、不服输的性格。 因为家境贫困,胡小燕初中毕业后就没再读书,到村办幼儿园当了几年老师。1995年,经人牵线,她和丈夫刘加明相识,经过一年的恋爱后,两人结了婚。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当时家乡人纷纷到广东打工,并寄回比在家种田高很多的收入。胡小燕和丈夫也动了心,可此时她已身怀六甲,无法南下打工,只好让丈夫打前站,先她一步到了南方。丈夫走后不久,胡小燕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1998年10月,女儿长到了两岁多,胡小燕把孩子托付给公公婆婆照看,自重庆坐上南下的火车出发了。38个小时后,她来到了南国名城佛山。在这座以生产陶瓷闻名的城市里,开始了她艰辛的求职之旅。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一样,初到异地他乡的胡小燕面临着“三大难”:语言、出行、技能。语言上,她不懂粤语,和当地人无法交流;出行上,她不会骑自行车,看到一份招聘广告,等她步行到工厂时,人家早已招满了;技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每到一家陶瓷厂面试,考官都会问她有何特长、有无相关工作经验,她只能尴尬地扯着衣角,红着脸告诉对方,自己除了吃苦耐劳,一无所长。 经过两个月的奔波,胡小燕才在一家电子厂的开水房找到了一份烧水工的工作。她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锅炉房里被蒸得满头大汗,每个月的工资却只有五六百元。但胡小燕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看着比自己早来几年在工厂做技术工的同乡,不仅拿着很高的工资,工作也相对轻松,她意识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她产生了跳槽学技术的念头。 在老乡的介绍下,胡小燕到一家陶瓷厂当上了一名窑土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胡小燕还利用业余时间学起了陶瓷印花、淋釉等技术。由于她心灵手巧,又善于钻研,很快胡小燕便如愿地做起了技术工。 4年间,胡小燕换了5家工厂。2003年,她应聘到了佛山三水区白坭镇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进厂不久,通过竞聘上岗,胡小燕担任了车间成品跟班质检一职。工作中,胡小燕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她的手下极少有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她踏实、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技术鉴别能力,很快便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注意。 2004年4月的一天,胡小燕发现一块墙砖被定为不合格产品,经过仔细观察,她认为这块砖有“挽救”的余地。她对工友说:“这块砖稍微磨一磨,完全可以评上优等产品。”胡小燕这句话无意中被在车间巡视的公司领导听到了,他吩咐工作人员按照胡小燕所说的方法对这块墙砖重新处理,经过检测,果真达到了A级标准。这件事,让领导对胡小燕加深了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2004年7月,公司将胡小燕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胡小燕文化底子薄,但她在打工中善于学习。2005年下半年,公司预备推行自动化办公,当时胡小燕对电脑一窍不通。在丈夫的支持下,她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几千块钱,买了部笔记本电脑,利用业余时间,她很快就学会了基础的电脑操作。 2005年11月17日,这一天令胡小燕终身难忘。她参与创建的车间即将投产之际,却接到了远在老家的父母传来的让她焦灼万分的消息:女儿生病住院了。但此时的胡小燕却选择了坚守岗位,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希望女儿赶快好起来。厂里得知此事后,把她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了表扬。 进厂不到两年,胡小燕便在公司1万多名外来工中脱颖而出,与之相伴的还有接踵而来的荣誉。2006年,她荣获了白坭镇“十佳外来工”、三水区“十佳外来工”等称号。2007年4月28日,胡小燕又获得了“佛山市最佳外来工”的称号。在颁奖大会上,举办方从100名获奖者中选出了10位发言人,胡小燕位列其中。虽然她仅初中毕业,但发起言来却条理清晰,果断自信,引起了佛山市工会领导的注意。 2007年1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分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时,将省直机关的名额分了一个给省总工会,要求按照1∶2的比例,推荐两个农民工代表候选人。通过重重遴选、考察,胡小燕最终成为候选人。 2008年1月21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胡小燕以740张赞成票高票当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