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品牌-职场个人营销一扇窗
微品牌:职场个人营销一扇窗就像传统媒体可以帮助企业推广和营销企业品牌那样,微博让每个人都有了成为“媒体”的可能,可以发布信息,推介自己,微博是有史以来第一种可以人人都能掌握的品牌营销工具。
塑造个人品牌,必须先夯实自身的内涵。
用微博打造职场品牌受行业限制,IT行业和传媒行业相对更有优势。
实名写工作微博,三思而后发。
博主:于志凌
现任教于阿里巴巴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企业文化、品牌策划与传播。曾任哈尔滨电视台品牌栏目《私人空间》节目主持人及策划人,现为浙江经视全新主打栏目《非常董事会》常务董事。
博址:http://t.省略/yuzhiling
博龄:一年半
粉丝:265
标签:大声说、电视评论员、公共管理博士后、阿里巴巴商学院、非常董事会、嘉宾主持人、心理咨询师、薇薇生活家、有话大家说
使用频率:每天一条
微博宣言:无
微博让友情天涯变咫尺
我开微博一年多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未曾谋面也未曾想是否有缘见到对方,只是特别珍惜这种天涯咫尺的相知感。
喻国明教授就是这样的微友之一。教师的本职工作和近日电视节目的上镜安排几乎挤掉了我所有个人活动、学习、休息的时间,披星戴月的节奏稍稍缓下来时,难免会产生对生活的质疑。凌晨三四点,远在北京的喻教授新织了一条微博――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细细品来,这不正是近日自己所困所思之道么?这种感觉,说夸张点,就如同身在夜幕下内心却充满阳光。
微博让工作变得高效
如果说网络把时空都浓缩了,那么微博就是一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浓缩剂。它让工作前的高效能和工作后的再提升成为可能。比如《非常董事会》的董事们,在开播共同的节目前都习惯性地在微博上发出预告,同时也会大概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起到相互提醒、沟通和鼓励的作用。而在节目播出之后,我会上传当期节目的录播视频,看看自己的造型和举止是否有不妥之处,并且听取粉丝们对当期话题的评论和看法。有趣的是,囿于节目时间,董事们的讨论常常无法彻底展开,此时微博就成了我们延续辩论热情的最佳载体。
总的来说,微博对于我个人的职场助益正在悄然发生,因为生活和工作不无关系。生活上的消极情绪化解后则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工作效率一旦提高,才有空去琢磨“精益求精”的问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时下,仅限140字的微博被职场人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功能,被他们称之为“职场情绪的调节器”
“ 同事关系的润滑剂”“有效工作的好助手”“个人形象的加分器”等等。微博似有颠覆职场、塑造个人品牌之力。这究竟是形势所趋还是一时热传呢?
60后、70后肯定还记得手机兴起时的大众激情,当时一些人因为高频率地发送、回复短信而损伤了神经,患上一种“拇指病”;70后、80后经过五六年时间,现在对“博客”的余温似已无存。凡此种种,如新媒体与大众之间的一场场“蜜月”,期限到了,由蜜成淡,便食之无味。
所以,我觉得若要利用微博这个信息平台来铸造个人职场品牌,并不是说你开了微博、发了文字就是在打造品牌,关键还在于自身的修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微博只是你向世人展现“学问”或“文章”的一扇窗。
职场人要想塑造个人品牌,首先必须夯实自身的内涵,然后再去如狼似虎地推销、经营自己。形象点说就是要两条腿走路:练就个人能力、编织社会网络。通过微博,使“两条腿”为你行走,并且保持平衡。职场人必须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关注那些有“质量”的微友,在这些圈子里“受熏陶”“浸泡自己”,从博文中捕捉信息,了解他人的习惯、琢磨他人的思维,慢慢蓄积自身的能量。这样,你的个人品牌的塑造才会水到渠成。
微博塑造品牌受行业限制
我个人认为,用微博打造职场品牌是受行业限制的,IT行业和传媒行业的工作者相对更有优势一些。浙江经视的《新闻深呼吸》节目深受欢迎,这与舒中胜老师的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舒老师的新浪微博目前有四万多粉丝,并且这些粉丝会经常性地留言、评论。纵览舒中胜老师的微博,不仅有《新闻深呼吸》的要点预告,也有节目场景呈现,还有他私人生活的信息,比如“今天我摔了一跤”“体验韩国料理”等,有时甚至还会“八卦”一下明星是非。极富趣味又不失亲和感,有位名为“一家的胖子”留言:最近一直忙着看碟,好几天没看舒老师的节目了。惭愧。舒老师回复:不够忠诚,罚点钱吧。
发职场微博有忌讳
微博在舶来之时就有“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意思,融合职业内容和私人信息于其中,更易被关注。若你总是以一副说教者的姿态与人沟通,很少有人乐于听教。而生活化的素材则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