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变化(II)-921网路博物馆.DOC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变化(II)-921网路博物馆.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变化(II)-921网路博物馆

台灣現有地震前兆評估與未來研究規劃(II) 期末報告 葉義雄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辛在勤 何俊偉 中央氣象局 計劃編號:MOTC-CWB-97-E-14 執行期限:自民國97年1月1日至97年12月31日 摘要 地震預測一直是國際地球科學界長久以來之重要目標,雖然目前還未有非常成功之具體成績,但過去多年的努力,也有不少地震前兆之觀測與分析研究成果,很值得地震學界作進一步的深入探討。本文將針對最近幾年,國內地球科學界有關地震前兆之相關研究,評估及驗證每一項可能地震前兆之相關結果。希望從這些結果,歸納出較為可信之方法,以訂定未來台灣地震預測之中、長期研究方向。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goals in the seism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world. Some valuable observations and results about the earthquake precursor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past decades, even though they are not really promising for predicting earthquake yet. In this report we will evaluate all results on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and then make a suggestion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n the study of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引言 地震並非隨處都發生,而是集中在三個主要地帶,分別稱為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及中洋脊地震帶。全世界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即處於此最大且最活躍的地震帶上。根據過去的資料,台灣地區曾遭受許多次大地震的侵襲,並造成嚴重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自十八世紀以來,平均每十年左右便會有一次災害性的大地震發生,其中更有15次地震的災害極為慘重,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及1935年的新竹苗栗烈震等。梅山地震共有1,258人喪生,而新竹苗栗烈震更奪走了3,276條人命。台灣的災害性地震主要均發生在西部地區,發生於1999年9月21日凌晨芮氏規模7.3的集集大地震,想必大家都有所體驗且餘悸猶存。921大地震帶給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此地震及其餘震造成超過2444人的死亡及8700多人的輕重傷,超過10000間的房子全倒或半倒,使得十萬多人無家可歸,並且有許多棟公共建築物損毀。災區的範圍很大,北至台北,南達嘉義,可說是台灣有史以來損失最嚴重、災區範圍最廣的一次天然災害。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汶川大地震,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四川省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公里處。根據中國地震局的資料,地震的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規模達到了7.9Mw。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多個亞洲國家,北至北京、東至上海、南至香港、台灣、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死亡人數高達6萬九千多人,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前震,但有的則如暴風雨前的寧靜,無前震現象。這說明地震預測具有相當強烈的地區性,就算先進的美國與日本,成功地完成地震預測,也不能全盤輸入應用於台灣。當然在台灣地區亦是如此,適用於花蓮的預測方法,不見得適合嘉南。地震預測是相當複雜與艱難的工作,需要長期的耐心與毅力去進行。然而,地震預測一直是國際間一項重要的努力目標。過去數十年間,先進國家均投入很多的人力與經費,從事該項工作。雖然已獲得相當的成果,但距離預測之目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台灣地區之地震預測研究 國內從事地震預測相關研究的單位,雖不算多但也有不少,包括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央氣象局、中央大學、中正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地質調查所、水利署等。主要的工作,偏向地震發生後,努力去尋找前兆與動因,累積資料,並整理與分析。這是地震後的前兆探討,尚未進展到地震前的預測。 1. 地震學之地震前兆研究 探討大地震前地震之時間系列與空間分佈變化是常被採用的方法。葉等(2004)曾對台灣東部地區做過分析,結果顯示:1)、台灣東部除了宜蘭地區,在較大地震前略顯示有前震(這個現象在1983年的宜蘭太平山地震亦顯現出來),其他則無或出現較平靜的態勢。這表示地質與地體結構的差異,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前震特性;2)、多數區域均發現有群震,尤其在花蓮地區非常顯著,可是並未有較大地震伴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