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意产业的融合功能研究共生演化视角.doc
创意产业的融合功能研究:共生演化视角(
张艳辉摘要
关键词:创意产业;融合功能;共生演化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张艳辉,1976年, 女,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意产业,技术经济,上海,200237, 手机 邮箱: yanhui415@163.com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先进制造业和自主创新品牌的核心驱动。作为创新能力的产业载体,创意产业通过提供创新产品促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创意产品早已有之,但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创意并没有被看作产业或者产业化水平不高。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创意产业逐渐成长为朝阳产业。目前全国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有2500多家,国家已命名的创意产业基地及园区超过350个,初步形成首都、长三角、珠三角、川陕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例,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406.7亿元,同比增长9.1%2004年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7.3%,2013年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2.3%,比2004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创意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对接沙龙,传统制造业企业表示设计机构介入生产。但,设计并未改变产品市场销路设计。创意产业和制造业结合才能完整的产业链。如果设计这一节,和前期制造、后期销售脱节,则较难。
Edquist,C., Eriksson,M., Sjogren, H(2000)认为,共生(Symbiosis)本来是生物学名词,指不同种属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关系。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学者将共生理论应用于社会领域。 Hannan 和Freeman(1983)借用生态学中的种群概念和生态位理论, 较好地诠释了经济组织演化的多样性及其专业化发展战略。Futuyama 和 Slatkin(1983)提出判断一种演化是否属于共生演化的三个基础标准:特异性(specificity)、互惠性(reciprocity)以及同时性(simultaneity)。胡晓鹏(2008)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阐述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和系统特征。 Thomas (2005)揭示了生态学中的生物组织与产业中的企业组织的相似性。Paul Hawken(2010)将生态思想应用于对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认为产业生态提供了一种管理工具,用以设计产业基础结构,形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关的人工生态系统。李天放等(2013)分析了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建构共生聚集度与共生兼容度评价模型Dominique Bourg, Suren Erkman(2003)指出产生生态理论的核心在于分析产业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通过产业调整使其运行相协调。丁立义(2013)运用共生理论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区域社会空间关系的五种类型揭示了共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治理机制。Uwe Cantner, Jwns J. Kruger, Kristina von Rhein (2009)以德国移动通信产业为例,探讨了德国制造业中创意的形成和知识的流动,认为创意思维在制造业的应用需找到切入点。Terry Flew(2010)反思创意产业对大都市的制度、文化环境存在高度依赖性,这是否会限制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结合。P. Costa, M. Magalhaes, B. Vasconcelos and G. Sugahara(2008)提出一个城市创意模型,建议在相关城市政策的制定中应考虑创意产业的作用。厉无畏(2011)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来推进产业升级,使制造业实现产品创新。Chao-Ming Su(2006)研究了网络对台湾创意产业的影响,指出商业功能越多,网络的功能也越多;网络内容越丰富,用户的需求越容易统一;网络和商业战略使用的越多,文化创意产业越能得到有效地推动。张庆普等(2014)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模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一般过程规律,反映了创意扩散主体、扩散影响因素以及扩散环境等各扩散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扩散机制。高长春等(2010)指出创意产业创新生态链实质上是在创意的基础上驱动产品开发,借助传统生产与制造手段形成创意产品,进而形成产业链。类似于生物群落的进化现象,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总之,现有研究对共生演化、产业融合等基本理论已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对产业现象的研究已具备可行性。现有研究分别运用演化经济理论、产业生态理论等分析了创意产业的运行特征、创新功能、制约因素等,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产业园区的研发合作等有着比较全面的介绍。这都将为本文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