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CURRENTZOOLOGY
动物学报 48 (6) :725~732 , 2002
A cta Zoologica S inica
朱 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
① ② ① ③ ①
李欣海 马志军 丁长青 翟天庆 李典谟
( 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80)
( ②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 上海 200433) ( ③陕西省朱 保护观察站 , 陕西洋县 723300)
摘 要 1998 到 2000 年间 , 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应用样方法调查了朱 ( Nipponia nippon) 活动区 ( 面积约
1 000 平方公里) 内所有正在使用的巢和部分往年的旧巢, 以及主要夜宿地和觅食地, 并将当地的地形、水系和
居民区数字化 , 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对其空间位置的统计分析 , 发现朱 显著倾向于在村庄附近
栖息。朱 的活动区与湿地的分布密切相关 , 而村庄都分布在湿地附近。朱 与人类保持一定的预警距离 , 同
时也对农民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分析了朱 二十年来的繁殖成功率 , 发现它与巢址到农户的
距离无关。而且 , 朱 营巢的海拔逐年降低 , 其主要活动区正向人口更密的低海拔农村转移。因此 , 我们认为
朱 对以人类为主导的山村生态系统有良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适应 地理信息系统 栖息地 朱 人类干扰
现在普遍认为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负面的 致危原因 , 其中五条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丁长青
影响 , 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 (Messmer , 2000) 。 等 ( 1999) 发现朱 繁殖地距离居民地仅 250 m 。
迄今为止 , 已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地表被人类活动 ( )
李欣海等 2001 认为人类干扰是制约朱 巢址选
( )
所改变 Vitousek et al . , 1997 。由此导致全球物 择的关键因子之一。长期以来 , 人们大多只关注人
种绝灭的速率比史前高 100 到 1 000 倍 ( Pimm et 类对朱 的负面影响 , 很少研究它对人类活动的适
al . , 1995 ; Lawton et al . , 1995) 。动物对人类干 应性 (史东仇等 1991b) 。
扰并非毫无作为 , 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深入 尽管人类活动曾经对朱 产生过灾难性的影
了解人类对野生动物影响和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的 响 , 朱 却经常在村庄附近觅食和栖息 , 而且对农
适应性 , 对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和野生动物长期 民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容忍性。因此 , 我们假
生存至关重要。现在 ,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研究 设朱 对人类有一定的依赖性 , 并适应了以人类为
(
已成为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关注的热点 Balmford 主导的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为了验证这个假设 , 我
et al . , 2001) 。 们设计了样方进行调查。
大多数野生动物尽量回避人类 ( Messmer ,
2000) , 朱 却表现得与众不同。朱 的保护在近 1 材料与方法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 其野生种群大小已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