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分康复护理的现状
精分康复护理的现状
[摘要] 目的: 探讨精分康复护理的现状及提高方法。方法:方法 查阅近五年有关精分康复护理相关文献资料,从精神分裂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与完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措施等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并归纳与总结。结论: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和家庭干预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方法及手段,这些干预方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交叉并存并相互促进无论哪种干预方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能娴熟地运用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在充分评估和掌握患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为保证各方法的有效实施,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相关专科知识的培训再教育,积极吸取新知识、新经验,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障碍疾病的一种,至今仍未找到其确切发病原因,该病症具有病程迁延,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特征。为了有效避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极速衰减,改善患者精神面貌和心理问题,让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在相对良好的状态,临床上特此对患者应用康复手段和康复程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1]。关于如何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社会适应力,促进患者质量和心理环境的提升,国内外一些研究该病症的护理学者特此进行大量研究。现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研究以后,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护理现状作出如下表述。
1.精神分裂症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思维、情感、感知和行为上,发病原因不明。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认为该病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以下几点:
1.1 遗传因素
通过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体系、孪生子和寄养子以后,发现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家族中,与患者血缘越近的亲属,其发病率就越高,有关数据统计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几率高达60%~85%[2]。阙梅燕等学者在对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历进行研究时,发现有8名患者,占比6.45%有确切的精神分裂症家族遗传史。进而对这8名患者进行病史追踪,发现家族中父母双方近3代家族成员,共有20人曾患有精神分裂症。
1.2 神经发育缺陷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神经方面的研究发现,患者的神经元体积均偏小,神经细胞数量不多,排列不仅无序且分布不规律,内外神经胶质细胞没有明显增生现象,神经元突触,以及树突标记降低的现象[3]。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做神经影像检查,发现患者均存在脑室扩大,颞叶、额叶脑沟变宽、皮质萎缩,海马体缩小的现象[4]。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的确存在发育异常的现象。
1.3 认知功能缺陷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都存在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发生缺陷的现象。但是影响其认知功能缺陷的机制并未明确,不过据大量研究报告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前额叶和颞叶的多巴胺功能下降,并且五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乙酰胆碱能等神经递质功能发生了紊乱而造成的[5]。黄青等学者在对6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史进行研究后得出,患者认知功能之所以产生障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阴性症状显著,随着阴性症状越显著,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并且认为,患者发病年龄越早,认知功能中的记忆功能的损害就越明显[6]。
1.4 神经生化因素
这主要和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有关[7]。据相关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幻觉症状的数量性状和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有关,A1/A1基因型患者的幻觉症状明显比A2/A2基因型的患者更为严重[8]。
1.5 社会心理学因素
其他原因诸如突发事件、长期不良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发病前性格等,都可能会引起精神分裂症[9]。临床上更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易感因素和外部不良因素共同作用下诱发的。
2.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2.1 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在众多疾病中较为特殊,具有传统思想观念的人群可能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歧视,而且由于患者自身经济状况等因素,患者经常会有自卑、压抑、焦躁等负面情绪[10]。王琼等学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发生抑郁的几率很高,达到40%。虽然患者在治疗后,以康复的精神状态重回社会,但是可能会被一系列现实问题困扰,若是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发生疏漏,容易使患者复发精神分裂症。康复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工作学习能力、以及生活适应能力[11]。心理干预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引导手法,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征进行一定了解后,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措施,并向他们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让家属协助患者,纠正异常行为,让患者的行为面向积极方向发展[12]。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部分应对方法,恢复患者心理健康,指导患者早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计业绩公告-hkexnews.pdf
-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榆林第十一中学.ppt
-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体检系统招标技术参数-江苏中西医结合医院.doc
- 解构主义1理性主义设计.ppt
- 解决高利贷问题应综合治理-交通银行.pdf
- 解放思想共谋发展履行责任.ppt
- 解决方案业务目标.ppt
- 解释争议性问题-中国动物园协会.doc
- 解析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西宫会计.ppt
- 解线性方程224逆矩阵a必须为方阵若为可逆条件是存在一矩阵a.doc
- 10.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pptx
- 展会宣传推广.ppt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自测题.pdf
- 2024年河南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详解.pdf
- 2021护理诊断大全(收藏版).doc
- 机械顶管的施工方法.docx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协比乃尔布呼乡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docx
- 2025年浙江省保安员考试试题带解析附答案(培优).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兵团火箭农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