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浅议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摘 要 学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做题时按部就班,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是目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 关键词 数学能力 思维品质 思维灵活性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共同的“心声”.就学习方法方面而言,很多学生喜欢记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做题时按部就班,不能积极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也不能及时进行反思改进. 长时间下来,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不仅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还会出现思维僵化等严重问题.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和解题经验的获得.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l.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例、设等差数列{an}前n项和是Sn,若a1=a2,S3=S8,S7=Sk(k≠7).求k的值. 分析:(方法一)本题可以用最一般的公式法进行求解. 先用求和公式将S3=S8用a1,d表示得a1=-5d,再将S7=Sk用a1,d表示,化简可得关于未知量k的等式,求解可得k的值. (方法二)解:∵等差数列{an}中, (d≠0) ∴点P(n,Sn)在抛物线 上. ∵ S3=S8 ∴点(3,S3)与点(8, S8)关于对称轴 对称. 若S7=Sk ,则点(7,S7)与 点(k,Sk)也关于 对称. 则 ,得k=4. 一题多解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2.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发散 对结论的发散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探究寻找有关结论.开放型题目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不仅仅思考条件本身,而且要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 例、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 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 这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得到不同的方案:①若m⊥α, n⊥β, α⊥β,则m⊥n. ②若m⊥n,m⊥α,n⊥β,则α⊥β. 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 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是指问题的结构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 对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显然,四个变量中知道三个即可求另一个(解方程)。如“{an}为等差数列,a1=1,d=-2.问-9为第几项”等等.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写题目.编题过程中学生要对公式中变量的取值范围、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公式的适用范围等有全面的掌握,否则信手拈来会闹出笑话.上题中,若改d=-3,则-9为第项,显然荒谬.如此,学生对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掌握会比较全面,而且能站在较高层次来看待问题,提高思维迁移的灵活性。 4.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 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收工,要加以反思,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举一反三,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材中介绍的错位相减方法: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 由 得 ∴当时, ① 或 ② 当q=1时,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进行思考.由定义可知: , 由等比的性质, 即 (结论同上)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解方程思想,进一步思考求解. === (结论同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