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检测方法建立
                    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检测方法建立[摘要]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包括人、猪、牛等哺乳动物,禽类的排泄物,蜗牛等冷血动物,昆虫,未处理的冷水,污水,肉,乳制品,蛋制品,水产品和冰激凌。所致疾病主要有胃肠炎型和肠道外型。我科应用PCR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为流行病学提供实验室依据,及时控制传染源,为预防疾病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检测方法;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R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023-0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所致疾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多集中在寒冷地区,在我国东北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各血清型的分布亦较广泛。本菌可感染人类以及多种动物,包括家畜、兽类、禽类、鸟类和昆虫,并通过排泄物和污染的水、食品传播。 
  1 实验方法 
  1.1 试剂 
  干燥培养基(北京陆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梅里埃API20E生化条;诊断血清。 
  1.2 仪器 
  美国BIO-PCR仪;Thermo生物安全柜;离心机。 
  1.3 样品采集 
  采集急性期、用药前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8例,每份2~5 g,放入Cary-Blair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4℃冷藏运送至实验室。 
  1.4 操作 
  1.4.1 增菌 
  取1 g粪便接种于10 ml改良PBS培养基上,置于4℃冷增菌10~20 d。在冷增菌的第7、14、21天划线接种于耶尔森选择性平板、麦康凯平板,25℃培养24 h。增菌管内液体量较大,在接种前应轻轻混匀,再用接种环挑取液体,接种于预先准备好的上述平板,采取分区划线的方式,一般划3~4区,目的是划出单个菌落。由于总体菌量一般不大,每区划完后可不必烧灼接种环,直接划下一区即可。 
  1.4.2 培养 
  直接取粪便标本接种选择性平板(耶尔森选择性平板、麦康凯平板),25℃培养24 h。 
  1.4.3 鉴定 
  1.4.3.1 形态学鉴定在耶尔森选择性培养基上25℃培养24 h,形成较小的湿润菌落,直径为1~2 mm。中心呈深玫瑰红色,凸起较尖锐,周围有明显的透明环,称“公牛眼”。麦康凯平板25℃培养24 h,形成直径为0.5~1.0 mm的小菌落,菌落为圆形、光滑、湿润、扁平略有凸起、半透明,中央有极淡的粉色[1]。 
  1.4.3.2 生化鉴定从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5个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改良克氏双糖试验: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改良克氏双糖斜面(用甘露醇取代乳糖),25℃培养24~48 h[2]。挑选斜边、底层均变为黄色(A/A)、不产H2S、不产气的菌株进一步鉴定。 
  尿素酶试验和动力观察:将改良克氏双糖上的可疑培养物接种到尿素培养基上,注意接种量要大,挑取一接种环,振摇数分钟,25℃培养2~4 h。然后将阳性者接种2管半固体,分别置于25℃和37℃温箱培养24 h,在25℃有动力者,进行镜检和进一步生化试验。 
  系统生化鉴定:可挑取上述可疑的菌落直接用API20E生化条进行系统生化鉴定,确定菌株种属。见表1。 
  表1菌株种属生化鉴别 
  血清学鉴定:使用致病性菌株常见血清型(我国一般为O∶3、O∶8、O∶9型)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玻片凝集,从而进行进一步鉴定和血清分型[3-4]。 
  PCR鉴定:毒力基因扩增,主要进行以下5个基因的PCR检测。 
  A.染色体源毒力基因 
  A1 ail:是黏附侵袭位点基因,介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侵袭性。 
  A2 ystA: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热性肠毒素A基因,编码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泌的一种耐热肠毒素,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泻的主要原因。 
  A3 ystB(主要为生物1A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携带的):编码一种性质类似于ystA的耐热性肠毒素,ystB仅存在于生物1A型的菌株,而且在这个生物型中,目前证实这类菌株通常是非致病性菌株。研究报道此类菌株在腹泻患者中能够分离到。因此,这类菌株能否引起一些轻微的疾病有待进一步研究,它是否能够作为毒力决定因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B.质粒(pYV)源毒力基因 
  B1 yadA:黏附素,涉及自凝、血清抗性和黏附。 
  B2 virF:yop调节子的转录活化因子,yops调节蛋白,是致病所必须的。 
  C.其他有关基因的扩增 
  rfbC:该基因定位于rfb基因簇,O∶3血清型菌株特异性脂多糖O-侧链的生物合成。 
  D.PCR扩增程序 
  D1 DNA模板制备:一般检测使用水煮模板即可(如果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使用试剂盒提取全基因组DNA,但成本较高),挑取平板上适量菌苔(200 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个体工商户章程范本.doc VIP
- 《伊利股份并购案例》课件.ppt VIP
-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知识点汇总(含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二次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41136-2021 电阻焊设备 变压器 一体式焊钳用内置整流器的1000Hz变压器.pdf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花香茶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骨科病历书写.ppt VIP
- 【国开答案】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形考专题八.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