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号-peerj.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序号-peerj

标题:运动训练与饮食控制对肥胖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短标题:运动,饮食和心血管功能 方案编号:Trial2016.1 Version 1.0 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 项目代理人:王丹 +86 (0)20 3802 5087 项目医学专家:黄俊豪020 junhaohuang2006@ 项目负责人:胡敏 020 whoomin@ 试验地点:惠州市阳光光亚减肥训练营 1.1.肥胖发生趋势 肥胖(obesity)是引起血脂紊乱、II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危险因素 (Ortega et al., 2016)。今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份涵盖186个国家的研究发现,40年来,全球男性肥胖率从3.2%升至10.8%,女性肥胖率则从6.4%升至14.9%。调查还指出,中国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而在严重肥胖的人口中,中国从1975年男性和女性分列第60和第41位升至第二,仅次于美国。研究称,如果现下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025年,全球男性肥胖率将达到18%,女性肥胖率将超过21%,而同期男性和女性的严重肥胖率将分别超过6%和9% (Collaboration, 2016)。 1.2.肥胖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 血管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的基础,许多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可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损伤也常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后者又与肥胖关系密切(Brook, 2006)。然而,除了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系统的炎症增加、氧化应激而且体重增加改变的血流动力学可能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与功能障碍,可能是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通过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评估血管内皮功能(Korkmaz and Onalan, 2008)以及通过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判断动脉硬化的方法(Van Guilder et al., 2006; Acree et al., 2007),越来越多地用于心血管功能特别是内皮功能的风险评估,逐渐成为CVD初级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新策略。因此,临床上检测FMD和PWV,可以更准确、有效地评估运动对超重或肥胖人群血管功能包括内皮功能的影响。 1.3.肥胖与EPC的关系 内皮祖细胞(EPC)在维持血管内皮层的完整性发挥重要的作用(Koutroumpi et al., 2012)。它具有缺血区定向归巢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迟发高增殖潜能等特性,不仅参与胚胎发育时的血管发生,在出生后也起着促进受损内皮修复、微血管新生等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EPC的数量呈负相关(Muller-Ehmsen et al., 2008)。例如,MacEneaney等在对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成人的比较中发现,肥胖人群中EPC的数量低于前两者,而EPC集落形成能力在超重及肥胖者要弱于体重正常人群,提示EPC数量和功能的受损可能是肥胖导致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的机制之一(MacEneaney et al., 2009; Heida et al., 2010; Tobler et al., 2010)。 1.4.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Weinsier et al., 1998),此外,饮食也能改善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Sasaki et al., 2002),两者结合的效果最明显(Woo et al., 200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运动对EPC的影响,这可能是运动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Van Craenenbroeck et al., 2010; Schlager et al., 2011; Cesari et al., 2012)。 2.研究目的 8周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受试者心血管功能包括血管内皮功能、EPC数量和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和动脉硬化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内在机理。 3.研究方法 3.1.研究设计 受试者18岁,BMI 30kg/m2)为研究对象。剔除标准包括不稳定心绞痛,1年内发生过心肌梗塞,失代偿心衰竭,心肌病,严重的心瓣膜疾病,严重肺部疾病,不受控的高血压,肾衰竭,整形手术或者神经疾病导致运动受限,运动干预期进行手术,药物或酒精滥用等。所有受试者均要求预先了解整个实验流程及目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可随时自由退出实验,填写知情同意书。 运动干预期间所有受试者的饮食均为经过营养师调配的低盐低脂饮食, 平均每日摄入的食物量热量大概在1300-22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