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家界多个例降雹过程对比分析
张家界多个例降雹过程对比分析
刘 兵1 戴泽军2 胡振菊3 李玉梅1 黄 俊1 黄 萍1
(1.张家界市气象局,张家界,427000;2.湖南省气象台,长沙,410007;3.常德市气象局,415000)
摘 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及ECMWF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从降雹特征、大气环流形势特征、物理量条件、风暴源地、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入手,对2005年张家界5次降雹过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冰雹雹区具有点、线、面三种分布特征,不同冰雹灾害过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程度与受灾面积及受灾人口在数量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次降雹过程分别发生在高空槽型和东北低涡型两种典型冰雹环流背景形势下,其中高空槽型影响范围更大,破坏更强;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5次风暴均初生于地形高度高梯度区上空,聚集在大山周围及山地偏南区的迎风坡,说明热力及地形对风暴的生成及能否发展成为冰雹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降雹过程均具有典型的冰雹云雷达回波特点和形态,在风暴体VIL密度超过4gm-3的4次降雹过程中均产生直径约2cm的大冰雹,说明VIL密度对大冰雹具有强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冰雹 天气形势 对流参数 垂直风切变 雷达回波
引 言
张家界市高山区由于适宜的气候,拥有湖南有名的优质烤烟种植基地,但同时也是湖南冰雹高易发区之一,频繁的冰雹灾害每年都对山区农村特别是优质烤烟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近年尤以2005年最为严重。2005年5~9月,张家界市境内先后出现5次强对流系统引起的冰雹灾害,其中有4次直接发源于市境西北部桑植县的中高山区,另一次部分发源于西北高山区,因此形成冰雹的源地极为相似,但5次过程降雹的强度、雹区的分布和冰雹的移动路径则存在很大差异,冰雹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存在不同量级的差别。近年对冰雹特别是大雹事件的个例分析研究较多[1-3],但结合冰雹灾害情况对同一地点多次降雹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从预报角度出发,对这5次降雹过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不同类型降雹造成灾害程度出现量级差异的原因,并总结出部分冰雹预报指标,对张家界山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降雹特征分析
2005年张家界市的5次降雹过程分别发生在5月1日凌晨、5月17日凌晨、6月21日下午、6月22日下午和9月8日下午,其中3次出现在16-18时之间,2次出现在00-03时之间,与历史统计降雹出现时段分布特征基本一致[4]。为叙述简单起见,笔者按时间顺序分别将这5次降雹过程用编号“0501号”、“0502号”、“0503号”、“ 0504号”和“0505号”来表示(见表1),其中0503号和0504号降雹过程由于为连续灾害事件且受灾地点相互交叉,在这里作为一次灾害事件对待。
表1 2005年张家界市5次降雹过程概况
编号 0501 05020505 发生时间 5月1日
00:00至01:00 5月17日
01:00至04:00 6月21日17:00
22日16:00 9月8日
16:30至17:30 发生地点 桑植县北部
龙潭坪等乡 桑植、武陵源及慈利共46个乡镇 桑植县中北部
15个乡镇 桑植北部官地坪、八大公山等乡镇 海拔高度 450-600米 400-1000米 400-700米 600-1100米 冰雹大小 最大雹径20mm 最大雹径32mm 最大雹径18mm 最大雹径20mm 伴随天气现象 最大风力9级,短时强降水 雷雨大风,部分乡镇出现暴雨 出现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 雷雨大风,最大风力达8级 5次冰雹具有出如下几个异同点:(1)5次冰雹中有2次为连续性冰雹事件,即6月21日和22日连续两日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冰雹,其它3次为孤立的冰雹事件。(2)5次冰雹中有4次(0501、0503、0504、0505号)直接发源于桑植县中北部高山区,另一次(0502号)也首先影响桑植县西北部和张家界西部,冰雹源地十分相似。(3)降雹区均为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降雹时均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现象。(4)冰雹雹区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出“点”、“线”、“面”三种分布特征。具体而言,0501号和0505号表现出“点”的特点,只影响1到2个乡镇;0503号和0504号表现出“线”的特点,冰雹移动路径成多条曲线,共有15个乡镇受灾;0502号表现出“面”的特点,同一时间冰雹区成南-北向线状分布,快速自西向东移动,影响张家界市近半数乡镇,全市共有4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5)降雹过程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同一地点降雹时间长度一般在半小时以内,但不同降雹过程的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0501、0505号降雹过程持续时间都在40分钟以内,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