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性化:人格抑或气质.pdf
                    
                                                                      Sep ,2012 
                                   社科纵横 
  20口年9 月                     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 L. 27NO. 9 
总第27 卷第 9 期 
                 双性化:人格抑或气质 
                                    赵文进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甘肃合作 747创泊) 
   [内容摘要]分析了有关双性化→词使用的现状;从人格、气质和双性化的特点入手,指出:双性化属于人格范畴而不是气质,澄清 
   了双性化概念。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气质 
   中图分类号:B8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7-9106(2012)09-0157-03 
                                         教育)(2005 年)一书中,在着重考察了性别形成的因素以 
    1996 年大学毕业后时隔 8 年,我有幸考入西北师范大 
                                         及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偏差后指出:培养女性具有某些男性 
学教育学院师从张海钟教授攻读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 
                                         化气质(即男性的长处),赋予女性化特质以价值,是培养双 
位。期间,我与张老师等人合作撰写《精神分析学派与女性 
                                         性化人格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的发展》一书,并于 2∞6 年4 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 
                                            既然双性化的好处如此之多,当时我就假设:应该是 
 出版。在搜集整理资料、编写校阅书稿的过程中,张老师为 
                                         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个体就会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尔 
我们免费购买分发了美国珍尼特·希伯雷·海登和 c. 罗森 
                                         后在考察了应对方式之后,我又提出应对方式可能是双性 
伯格撰写的《人类经验的二分之妇女心理学}范志强等 
                                         化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的假设。大学生是未来国 
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出版)一书。我把该书认真阅读 
                                         家建设的栋梁,双性化通过适宜的应对方式进而提升大学 
 了两遍,特别是该书中双性化部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此 
                                         生的主观幸福感,岂不是很好的大学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新 
 后,我从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自购图书、查阅外文资料等 
                                         视角和新途径吗?因此,我就选择了《大学生双性化人格、 
 途径对双性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钻研,通过对国内外大量 
                                         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作为我的硕士论文研究 
 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大量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上都证明 
                                         方向,结果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我为我的付出和回报感 
 了双性化在很多方面是积极的、有利于个体心理和社会适 
                                         到欣慰和骄傲。在论文外审和答辩过程中也没有遇到多 
 应的,基本上没有研究证明双性化对个体、对社会有什么不 
                                         少质疑,但有一点,令我至今难以释怀,也是我今天写一点 
 利的因素(主要包括情绪特征、社会适应性、人际关系、依赖 
                                         东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西秋雨逐日监测指数的建立及其分析.pdf
 - 协作失灵、精英行为与农民合作秩序的演进.pdf
 - 协同信息检索行为中的认知研究.pdf
 - 协同电子商务下交互行为演化研究.pdf
 - 协同知识管理中利用共享本体建立产品状态模型.pdf
 - 协同科研环境下我国科研人员的信息交流行为及差异性研究.pdf
 - 协同进化的近似规则纹理合成.pdf
 - 协商,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漫谈学生问题的处理艺术.pdf
 - 卒中后抑郁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进展.pdf
 - 卒中急救流程的建立与管理.pdf
 
-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方法的建立.pdf
 -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水牛γ-干扰素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pdf
 - 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人广泛型线粒体肌酸激酶方法的建立.pdf
 - 双掺杂La0.67+1.33xSr0.33-1.33xMn1-xMgxO3体系的磁性和输运行为.pdf
 - 双晶体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无有应力作用时效下的Ni4Ti3相沉淀行为模拟.pdf
 - 双水相体系中Cu(Ⅱ),La(Ⅲ),U(Ⅵ),Ce(Ⅳ)光谱行为及萃取分离.pdf
 - 双水相体系中食用色素与蛋白质作用光谱行为研究.pdf
 - 双烷氧桥联的双核铜(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配合行为.pdf
 - 双目标货币工具规则的最优设定与选择.pdf
 - 双相钢DP780在循环加载-卸载过程中的非弹性回复行为及其微观机理.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