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眼包子来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羊眼包子来历

羊眼包子来历 回民很讲究饮食卫生,智慧勤劳的回族妇女能做出许多独具风味的特色食品,大家知道的有馓子、牛肉拉面、油香、手扒羊肉、“夹板”等等,如果您能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生节和圣纪节到回民家中做客,定能一饱口福,大开眼界。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羊肉包子铺的羊眼儿包子。康熙皇帝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佯装要吃包子。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尝脸,一定要吃,那请少等会儿。”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昧道鲜美,质地不一般。但是,康熙帝左找有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象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羊眼儿包子做法并不太难。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白面切好,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碱,揉和均匀。选用肥嫩绵羊的上脑剁成馅,加入水发干贝丁、玉兰片丁、葱、姜汁,把馅打成后,再加入香油和少许盐,现包现蒸,每个包子的个头儿如“羊眼儿”一般大小。另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精白面粉和好,不放白糖,放适量碱,搅和匀适。羊肉馅同上,加配料水发虾仁丁、水发木耳块、葱末、姜汁、盐、香油等和搅均匀。包的大小和蒸发和前一种完全一样。 冬夜悼陆地园——死去何所似 前天看到关于陆地园病危的报道,我知道,这孩子快走了,于是这两天一直在关注新闻,不是盼着他走,而是希望他能安静的离开,少受些肉体的折磨。   论坛上熙熙攘攘,这旁吵闹,那旁封笔,世态种种,死神做了壁上观,冷冷的收回京剧神童的生命,奈何!奈何!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个小小的黄忠,小小的杨子荣,然而,这一切都像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随风而逝。   每天都有人故去,每天也都有新的生命诞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每个人都早晚会死去的,生命在传递中生生不息。   小时候,每当有人说我聪明的时候,外婆必然反驳,说我笨,外婆有外婆的道理,在她老人家看来,幼慧者都命不长久,特别是聪明过于外露的,更加不好,“怕小鬼看见,一定活不长。”外婆不识字,不过说来也蛮有道理。   按照外婆的说法,地园的聪明必定是被小鬼看到,因此早早的收回他的生命。   我一直在想,地园如果不生病,会怎么样呢?   忽然想起孔北海“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古来幼慧者,如解缙、于谦、孔融、徐文长……最终都凄凉收场。   自从他离开戏校,就没有了消息,直到患病的噩耗传来,才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难道就是京剧的命运吗?   天才的少年,在地处偏远的京剧团,默默的消耗着青春和天赋,直到患病,才再次被人想起,而此时,一切都晚了。   繁华喧嚣的市井之中,争吵不休的论坛之上,人间百态,林林总总,舞台上大制作沸沸扬扬,舞台下恩恩怨怨说个不清。   地园十七岁年轻的生命,如划过夜空的流星,飘然而去,我甚至想,他这样离去也许更好,不至于在将来,因为京剧的不景气,因为地处偏远,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再演出一场现代“伤仲永”。 地园的京剧生命是辉煌的,而在这京剧的末世,他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怎么说呢,早走了,也许真是一种幸运。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悟者,不可说,既然我还在这里说,可见并未悟透,《四世同堂》里有个李四爷,一辈子给人做丧事,他有一个信条,无论是美丽的,还是丑恶的,都装进棺材,钉上盖子,埋进土里。   地园去了,论坛上依旧热闹,氍毹梦痕先生居然在那里给四大武生排坐次,这就叫自得其乐,那管天下兴亡,不过,我想,总有一天,他也会变成李四爷们服务的对象,不知道那个时候,有没有人为他唱一曲挽歌呢?忽然想起贾宝玉,“他年洒泪葬我的又是谁呢?”是啊,会是谁呢?   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似,托体同山阿”。   死亡总是会令人变得清醒,为地园哀叹,为京剧逝去的繁华哀叹,又能如何呢?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有没有人会记得地园,剧场里面还有没有京剧在演出。   这寒冷的冬夜啊!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