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日朝贡贸易及漆器交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 中 日朝贡贸易与漆器交流 程 红 梅 漆器是明代中日贸易的大宗商品,不仅种类丰富,数额亦不容忽视。在朝贡贸易中, 漆器贸易是少有的相互输出的物品之一,漆器的相互输出,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漆艺交流。这种在器物上相互输出、技法上相互影响的局面,反映了东亚文化大背 景下中国和 日本文化的同质异流。本文从朝贡贸易中的漆器贸易、贸易品的种类和漆艺交 流三个方面来考察中 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 、漆器 与 中 日朝 贡 贸 易 中日漆器贸易由来已久,有史记载的始于宋代。( 宋史 ·食货志} “市舶司”条记载, 漆器是福建市舶司与 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各国进行贸易的博易品之一;(1) 当时,日本漆器 也流入中国,宋人方勺 ( 泊宅编》提到流入中国的日本薄螺铀0。(2) 元朝时 日本曾多次派遣 天龙寺的商船前往中国,求购宋元漆器名品。 明初 ,中国与 日本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以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官方交往 由此展 开。洪武初年,明廷即在宁波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 日贸易。永乐二年 ( 1404) 和宣德 七年 ( 1432) ,明廷就中日朝贡贸易先后进行限制: “永乐初,诏 日本十年一贡,人止二 百,船止二艘,不得携军器,违者以寇论。乃赐以二舟为入贡用,后悉不制。宣德初,申 定要约,人毋过三百,舟毋过三艘。”。〕且 “以金叶擞合表文为验,以防诈伪侵轶”。闪中日 之间的贸易即是依据这两个条令所进行的勘合贸易。(s) 日本进贡船从兵库出发,经博多、 五岛到达宁波,一路沿杭州、镇江至南京、淮安,再 由淮安经天津到达北京; 后来 日方又 改为从甥港 出发,经坊津至宁波。 在中日朝贡贸易中,漆器是 日本向中国进贡的法定物品之一。按 筹《海图编》记载, 永乐二年 明廷发勘合时,确立的法定贸易品有: 一 6 4 一 明代 中 日朝贡贫易与漆冬交流 马 恺 硫黄 贴金扇(6) 牛皮 枪 盔 苏木 涂金妆彩屏风 剑 洒金厨子(}) 洒金手箱 洒金木姚 角蛊 腰刀 洒金文台 描金粉匣(8) 描金笔匣 水晶数珠 抹金 提铜挑刃〔(10) 以上物品中,贴金扇、洒金厨子、洒金文台、描金粉匣、描金笔匣、洒金手箱、涂金 妆彩屏风、抹金提铜挑、洒金木挑角盟皆是漆器,而恺、枪、盔、剑、腰刀也有可能是漆 艺制品。从品种来看,漆器及漆艺制品占贸易中的大部分种类。 从贸易额来看,漆器的数额也在朝贡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考之当时 日本与明 廷直接贸易的情况,其中漆器交易的价格和数量如下所示: ( 景泰四年十二月— 1453 年) 癸未朔。甲中,礼部奏, 日本 国王有附进物 及使 臣自携附进物,俱例应给值。考之宣德八年踢例,⋯⋯刀、剑每把十贯,枪 每条三贯,扇每把、火筋每双俱三百文、抹金铜提挑每个六贯⋯⋯黑漆泥金、洒 金嵌螺句花大小方圈箱盒,并香垒等器皿每个八百文,贴金洒金砚匣,并砚铜水 滴每副二贯⋯⋯今所贡⋯⋯其余纸、扇、箱、盒等物,比旧俱增数十倍。盖缘旧 日获利而去,故今倍数而来。若如前给直,除折绢、布外,其铜钱总二十一万七 千七百三十二贯例一百文,时直银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三十二两有奇。计其贡物, 时直甚廉,⋯⋯议令有司,估时直给之。已,得 旨从议。⋯⋯刀、剑,今每把给 钞六贯,枪每条二贯,抹金铜挑每个四贯,漆器 甲每个六百文,砚匣每副一贯五 百文,通计拆纱绢二百二十九匹,折纱布四百五十九匹,钱五万一百一十八贯。 ⋯ ⋯ (11) 明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奉行 “厚往而薄来”的政策,以图达到政治上 “宣德化而招徕” 的 目的。因此,官方所定的这些贸易品的价格均高于当时的市价,且远远高于 日本国内的 价格。以大刀为例, “一把刀在 日本售价仅八百文以至一千文,而明朝则给价五千文”。功〔 由于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日人遂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