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排阻色谱分离机理.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阻色谱分离机理

体积排阻色谱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1.排阻色谱分离过程 2聚合物在体积排阻色谱上的分离(自学) 3.凝胶填料的选择与匹配 4.应用 * 体积排阻色谱, 也称为凝胶色谱, 包括: ? 凝胶过滤色谱(GFC):,以水为流动相 ? 凝胶渗透色谱(GPC): 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在许多色谱模式探索中,人们往往从溶质——固定相——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讨论色谱分离问题。流动相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排阻色谱,这一思路是否可行? 排阻色谱分离机理:(注意与其它液相色谱的不同点) 一般液相色谱是根据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不同, 造成不同的移动速度而达到分离。 而排阻色谱是根据溶质分子尺寸(分子量、有效体积、流体力学体积)的差别进行分离的。它主要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在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排阻色谱的分离过程是在装有多孔物质(交联聚苯乙烯、多孔玻璃、多孔硅胶等)为填料的柱中进行的, 填料的孔径在制备时已严格加以控制。 . 溶质在填料中的渗透体积 不同样品分子通过多孔填料的排阻机理示意图 如果某样品分子太大不能进入填料的孔中, 就会被填料所排阻。这些大的样品分子直接流过柱子, 并首先在色谱图上出现。一些小到几乎可渗透到整个填料颗粒的样品分子具有最大保留值, 通过柱子最慢, 并最后在色谱图上出现。而中等体积的样品分子靠近孔壁的可能较小, 平均来说, 这些分子在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 它们通过柱子的速度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大小。 色谱柱体积: Vc = VM + VS + V 式中V为填料体积,VS为填料微孔隙总体积,VM为柱空隙体积(颗粒间隙体积)。 组分的洗脱体积: Ve = VM+KdVS 式中Kd为排阻色谱的分配系数, 它表示组分分子可以扩散进入的内孔体积(即对某种尺寸的溶质分子来说可以渗透进去的那部分孔体积)与内孔总体积之比。 排阻色谱中样品分子的大小是指它在流动相中的有效体积, 即它在流动相中的转动半径, 这与分子的几何形态(球形、棒形或无规则卷曲形)和溶剂化作用有关。 ? Kd = 0, Ve = VM 样品分子被完全排阻; ? Kd = 1, Ve = VM+VS 样品分子完全渗透(自由扩散); ? 0 Kd 1, VM Ve VM+VS 样品分子选择性渗透, 样品组分按它们的分子大小被分离。出峰顺序为从大到小,均在溶剂峰之前流出柱子。 思考:1)排阻色谱的出峰顺序? 2)洗脱溶剂对分离是否有影响? 在排阻色谱中,选择性仅与分子大小的差异有关。要改进分离度只能靠凝胶的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最佳化来实现。由悬浮聚合产生的均匀球型微粒能提供高的柱效率。与其它色谱的最大的区别为洗脱出的组分峰宽相等。 排阻色谱(SEC)—色谱柱校正曲线 Eluent : THF (2)分离模型(自学):所谓的分离机理就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 用分子参数和柱结构参数来计算Ve和K。目前有三种分离理论: ①平衡理论:认定分子扩散进入填料颗粒的孔中并再出来所需的时间远小于溶质区段在此停留的时间, 溶质分子出入孔达到了平衡。 在其它形式的液相色谱中,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分配。不管是吸附或分配都涉及到两相之间的移动,伴随着分子间和实际存在的热焓变化,而熵在这种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十分小,常常忽略不计。由于ΔH一般为负值,因此K值大于1,即溶剂峰先于溶质峰流出。 在体积排阻色谱中主要是熵的变化,ΔH≈0,所以 排阻色谱运行时,溶质在填料微孔中的流动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溶质的渗透伴随着熵的降低。由于溶质峰是先于溶剂峰洗脱,Kd值自然小于1,而且是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参数。ΔS对一切溶质均为负值,同时在分离过程中可以控制。 ②限制扩散理论:认为分离是由不同尺寸的聚合物分子在往孔中扩散时其扩散速度的不同决定的。 ③流动分离理论:速度的流型分布决定分离。 体积排阻色谱洗脱的体积之差取决于已知溶质分子量的校正曲线,这一校正曲线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直线方程: 式中,D1表示校正曲线的截距,D2表示校正曲线的斜率,σ表示标准偏差。 式中,M代表计算曲线的斜率,VE为组分的洗脱体积,VI是孔体积,N是理论塔板数。这一方程可以比较理想地用来描述排阻色谱的分离度。 实验得出均数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为: 公式中 ,定义为最小分离分子量之比,是排阻 色谱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情况下 分子量测量实验曲线 凝胶是排阻色谱的核心, 是产生分离的基础, 进行排阻色谱实验的重要一环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