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宫探索.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宫探索

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宫探索 海原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 李进兴 成吉思汗1225年秋天出征唐兀特(西夏国),让党项族的一位将领去打西夏的都城(今银川),而他则率领大军前往“南家思、唐兀惕、女真边界上的一个地方”,即南宋、西夏、金国三交界处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成吉思汗接待了金国、西夏的使臣。就在这个地方成吉思汗病逝,这个地方就是西夏国的一个地方,但具体在哪里,成为学术界一直探索的课题。 有关成吉思汗去世的原因与去世地,在《马可波罗游记》第六十七章就有描述:成吉思汗是在“进围一名哈剌图要塞之时,膝上中流石死。” 《马可波罗游记》注释:“哈剌图”与《元史》“哈老徒”之对音相近。 《元史》用:“秋七月壬午,不豫。已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简单的文字记载了成吉思汗死亡。 西北民族大学成吉思汗去世地研究专家却拉布吉就“哈老徒”之地寻访了20多年。2006年11月再次到六盘山地区寻访“哈老徒”之地时,在固原博物馆与馆长助理马建军的交谈中得知:海原县城,元代被称为“海喇都”时异常兴奋,5日,到海原查地方志,得到更进一步的证实,并十分肯定的确定,“海喇都”就是《元史》中记载的成吉思汗的“哈老徒行宫”。一语破天惊,探索从此开始。随着探索与发现,众多学者、各大媒体开始关注这一事件。 三、海原县地方史料的记载 海喇都城遗址,宋、夏时期为“天都寨”、“东牟会”,元代称“海喇都” ,明、清代简称“海城”,清同治年设海城县,民国三年改为海原县。 却拉布吉对:“哈老徒”读音和意思做了解释。“哈老徒”与“海喇都”均是对蒙古语“前哨、前锋、哨位以及也随夫人的行营”用汉字音注的异写,在宋、夏、金时期就“萧关”就在海原县境内,海原就处在三国的交界处,符合史料记载。 为了进一步证实海原县城就是行宫,从2006年开始注重出土文物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当然发现了西夏末期元代初期的建筑构件和生活器皿、墓砖等,将发现文物介绍与对比一下。 2011年在东门修建廉租房时,出土的“海喇都”文字的墓砖。 海原县城改造时,曾出土过一件,体积特别庞大,高48厘米,宽32厘米,厚16厘米;也特别厚重,重量达70 斤。瓷质,香灰白胎,施蓝釉,釉已脱落,只留下阴刻线内的一些蓝釉。  海原县城曾出土的白釉筒瓦,出土量较多,长41厘米,宽16米,厚1.8厘米。表层施白色化妆土和玻璃釉,瓦内不施釉,暗粉红胎质。白釉筒瓦体形庞大,厚重。瓦头多为龙形。 海源县城出土的蓝釉瓷器螭形屋脊和螭形瓷烛台这两件的造型,与1974年宁夏银川市西夏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的石螭首,十分类似,特别是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等方面;与出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的“元代汉白玉螭首”的造型,完全一致。 据史料,在历史上有党项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游牧民族最喜爱蓝色和白色。 西夏开国初期,国王“元昊既袭封,衣白窄衫,冠顶上独垂红结绶,表异蕃众。” 古代的蒙古族人也崇尚白色,认为白颜色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正直和美好。蒙古人逢年过节和操办喜事时穿白色的服装。 古时候,蒙古族人把太空的蓝色尊崇为自然界中永恒、美好的颜色,希望自己的国家象永恒的蓝天一样永存和繁荣兴旺,故而称之为‘蓝色的蒙古国。 据史料,在历史上有党项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游牧民族在法律上都禁止官民拥有白蓝色的龙纹瓦脊 在〔《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第四百三十四条规定:“禁止诸官和百姓拥有蔚蓝色和白色宅第。其中某些房舍可用蓝色顶盖白色底基。若违律,房舍只用蔚蓝和白色中一种者,应获罪,有官品者罚一马,庶民杖十三。”第四百三十七条还规定:“除寺庙、天坛、神庙、皇宫之外,任何一座官民宅第不准〈装饰〉莲花瓣图案,禁止用红、蓝、绿等色琉璃瓦作房盖,凡旧有〈琉璃瓦〉之房盖,均应除掉。若违律,不论官民对起房舍新装或旧有未除之琉璃瓦顶盖,则对罪犯罚金五缗,以奖赏举发者。所有装饰应当除掉。” 在《元史·刑法志》(禁令)中规定:“诸小民房屋,安置鹅项衔脊,有鳞爪瓦兽者,笞三十七,陶人二十七。” 这里出土的建筑构件、器物,多属宫廷用品,在民间则属违禁品。特别是这里出土的元代大型兰釉螭形瓷屋脊建筑构件、白釉大筒瓦显示了非凡的皇宫气派。 海原县城曾出土一件白釉汉字“内府”梅瓶,器高37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10.8厘米,小喇叭唇口,短颈,圆肩肩部有涩圈,腹部下收敛,八字足,施白色化妆土和玻璃釉,暗粉红胎质,整体造型呈卵圆型,腹部写有汉字。早年海原县自来水公司李有丰在挖掘安装自来水时,在海喇都北城曾挖出一件缠枝宝相花纹的青花梅瓶,造型大小与“内府”白釉梅瓶完全一致,笔者只见过几次,可惜没能留下照片资料。 “内府”梅瓶,史料记载:内府初意指仓库,之后,内府含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