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规律和其影响因素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肝包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肝包虫术后复发率的相
关因素,应用截面取样法研究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规律及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可能因素,
对患者实施再次手术并进行随访研究,评价传统术式和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对
复发性肝包虫病的不同疗效,为临床复发性肝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例,男性57例,女性46例,年龄17—79岁,平均35.4士9.3岁。将年龄、性别、药物治疗、
外囊是否切开、是否合并其他脏器包虫、有无前次术后并发症及肝脏基础疾病等七个因
素作为危险因素引入LoD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其对复发率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
学意义的因素引入Lo西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肝包虫复发率的危险因素。应用截面
取样法研究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规律并作生长曲线拟合。对可能影响复发性肝包虫生长
速度的患者年龄、性别、药物治疗、囊肿位置、囊肿数目、合并胆瘘、囊肿数目、合并
其他脏器包虫、肝脏基础疾病、外囊壁是否钙化及复发次数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
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复发性肝包虫生
长速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比较传统术式(内囊摘除术)和新术式(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
整切除术)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残腔并发证(胆漏、感染、积
液)、死亡率及原位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术式在治疗复发性肝包虫病中的优
缺点。
结果:①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前次术后并发症及肝脏基础疾病四个因素与
肝包虫的复发率无关,无统计学意义(依前述顺序其P值依次为:p=0.878,旷O.554,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三个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西stic回归模型,用后退法将不
显著的因子依次剔除,仅筛选出外囊切开一个因素为肝包虫复发的危险因素,且为强危
险因素(OR=6.979,可信区间3.742
15.357);多因素分析未筛选出肝包虫复发的保护因
素。②复发性肝包虫早期呈线性生长,持续46.5个月,生长速度0.2cm/月,之后增长速
度逐渐减缓,其最大截面平均直径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平台期。③单因素分析表明:年
龄、药物治疗、囊肿数目、合并胆瘘、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及复发次数六个因素与复发性
脏基础疾病四个因素与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速度无关,均无统计学意义(依前述顺序其
并胆瘘、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及复发次数可独立影响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速度,其OR值
术方式(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66(64.1%)例,术后未见残腔并发症发生,最终
完成随访61(92.4%)例,1(1.6%)例复发。两种手术方式均无手术死亡发生。
结论:药物治疗、外囊切开、伴有其他脏器包虫三个因素与肝包虫的复发率相关,规
范的药物治疗可降低肝包虫的术后复发率,外囊切丌及伴有其他脏器包虫是造成术后复
发率高的危险因素,其中外囊切开可独立影响肝包虫的复发率:复发性肝包虫早期生长
速度较快,呈线性生长,持续46.5个月,平均0.2cm/月,其后生长缓慢;高龄、规范的
药物治疗、肝包虫囊肿多发、合并胆瘘、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及多次复发等六个因素可减
慢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速度,其中规范的药物治疗、合并胆瘘、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及多
次复发可独立减慢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速度;在处理复发性肝包虫方时,外膜内外囊完
整切除术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于传统术式,应作首选。
【关键词】:复发性肝包虫,
生长规律,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
Abstract
a onrecurrent therelevant
—ObjectiveThroughretrospectivestudy hepatichydatiddisease,investigate
factorsthatinfluencetherecurrencerate
ofthe cross—section
hepatichydatiddisease;Throughsampling
the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高辛对人恶性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其分子机制的研究.pdf
- 垂体腺瘤中Ki-67及叶酸受体α(FRα)的表达及相关临床指标关系研究.pdf
- 垂体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pdf
- 垂体上动脉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pdf
- 垂体瘤的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结果的相关性研究.pdf
- 垂体腺瘤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和临床初步研究.pdf
- 垂体腺瘤细胞染色体探析.pdf
- 垂体瘤免疫组化染色及术前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pdf
- 垂体腺瘤细胞系建立和相关性研究.pdf
- 垂盆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探究.pdf
- 复发性宫颈癌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关系研究.pdf
-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的探究.pdf
- 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自身抗体AHCGAb和生殖激素的变化和意义.pdf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磁共振探究.pdf
- 复发缓解型EAE大鼠脊髓中神经干细胞增殖变化和α-硫辛酸的干预作用.pdf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耐药蛋白的表达及激素受体的相关性.pdf
- 复合保温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效果的临床探究.pdf
- 复发缓解型EAE大鼠长期、自然病程的病理改变和硫辛酸对视神经、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pdf
- 复合异丙酚时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pdf
- 复合式手术治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