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藏斯特朗手稿及赠书简介
国家图书馆藏斯特朗手稿及赠书简介
国家图书馆藏斯特朗手稿及赠书简介
国国家家图图书书馆馆藏藏斯斯特特朗朗手手稿稿及及赠赠书书简简介介
黄霞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是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和作家,也是中国人民诚挚的朋友。
她一生追求进步,坚持真理,以犀利的笔为武器,始终不渝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
事业,尤其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成就。她的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
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巨大贡献。
1885年,斯特朗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中。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刻苦学习 ,
年仅22岁,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她早年在美国投身进步活动:
积极参加过反对美国加入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运动;参加过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参加过工人
总罢工运动;她还创办过美国西部第一份支持十月革命的报纸。
斯特朗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她曾6次访问中国。1925年她首次访问中
国,见到了宋庆龄和其他许多进步人士 、群众领袖。1927年,她再次来中国,不仅报道了日益高涨
的工农运动和反帝反军阀的国内战争,也报道了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导致无数人流血牺牲
的革命失败。她写道:中国的未来“存在于被捣毁了的农会之中,存在于那些千千万万农民的希望
和经验之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第3次来华,专程到晋西北访问了朱德将军的司令部,继而访问了
华北各战场。1940年底,斯特朗第4次访华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而国民党反动派
则再次掀起反共、投降浪潮,策划消灭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活动。周恩来在重庆向斯特朗
介绍了这一形势,说明日益增长着的再一次分裂的危险,远比1927年那次还糟,因为民族生存受
到了威胁。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斯特朗即根据周恩来的谈话精神及时准确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
派的这一阴谋。
1946年6月,斯特朗第5次来华,访问了延安。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她,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帝
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斯特朗相信这一理论是正确的,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不
可战胜的。经过她的报道,“纸老虎”的论断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1958年,在她72岁的时候,她第6次来到中国,并决定晚年定居中国。她向全世界报道我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和当家做主了的中国人民一起度过了12个春秋。1970年,斯特朗在
北京逝世。斯特朗热爱中国,写中国,无限信赖中国人民,她同我国老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宋庆龄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邓颖超说:“斯特朗生于美国,死于中国,她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骄
傲,又是两国人民的友谊象征”。
斯特朗终生以笔为武器,用她那敏锐的洞察力,引人入胜的笔调,反映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
传播各国人民的友谊。由于她惊人的勤奋和智慧,一生中写下了上千篇作品,出版了40多部著作。
她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影响着千百万读者。其主要著作有:《换了人间》、《千
千万万中国人》、《我为什么七十二岁来到中国》、《人类的五分之一》和《中国人征服中国》等。
斯特朗逝世后,她的大部分著作手稿、赠书和信件以及他曾经使用过的打字机、文件柜、证件、
照片等均于1980年被移交北京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收藏。她的遗嘱执行人柯富兰
在移交目录的说明中写道:
鉴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所写的“最后遗嘱”和同年一月五日她致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函中申明:“我收藏的已出版的我的作品应原封不动地保藏在某个图
书馆,也许是和平委员会的图书馆。我存的信件大部分应该毁掉。但信件中可能找到的一些文章和
有价值的材料,可由柯富兰和赵风风在驻京美国人的协助下收集起来 ,可以考虑在中国或美国出版”,
并考虑到斯特朗出版过的作品已转给北京图书馆,因此我同意将她在华的其他遗稿,即其未出版的
作品、与亲友和外国编辑的来往信件(包括文章)也移交给北京图书馆,并有这样的谅解,即对斯
1
特朗的生平和工作感兴趣的严肃的人员和学者将得以使用这些材料。详细目录附后。
柯富兰(遗嘱执行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