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上课用.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上课用

两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 5、特点: 一: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来扩大生产,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历史的观后镜—知古鉴今 材料四: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550% 重工业产值 210% 轻工业产值 8.1% 农业产值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行业 1913年 1937年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功过是非 材料五:斯大林认为,工业化中心是发展重工业。至于轻、农都是次要从属部门。农、轻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跃居世界前列时,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肉类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为31.4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材料六: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用斯大林的话来说,这是农民为工业化交纳的“贡税”。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总收获量的400%,而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农民积极性不高; 材料七: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材料八: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5、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 (1)取得了突出成就: ③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②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2)存在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剥夺农民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⑤成为后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根本原因:超越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 * * * 第三单元 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基本线索) 创新: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调整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苏联的经济改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发展落后,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1991年 1917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14课) 社会主义改革 以及挫折 (17课) 线索梳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尝试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新经济政策(1921—1927)过渡 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确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指什么?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