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
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05-01
【摘要】通过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以“肝虚生风,肾精亏虚”为根本,以“益肾补脑”为宗旨,对帕金森氏症辨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补肝虚,镇肝熄风;补肾虚,填精补气;补精血,还精补脑,最终达到平衡阴阳之目的。在控制震颤的功效方面,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辅助有效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症 中医治疗 益肾补脑 调和阴阳
帕金森综合症在中医称之为“颤证”,是脑病科的常见症,多发于老年人,是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而发生的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又称“颤振”,“振掉”。
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壬身之筋膜”,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其中又有肝阳化风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阴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或痰浊,瘀血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或热甚动风,扰动筋脉,而致肢体拘急颤动。,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
肝肾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若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栽木,亦可致风木内动。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痰,瘀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痰、瘀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气虚可转为阳虚,气滞,痰湿也可化热等。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瘀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现象。
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医诊断标准如下:
1)主症: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2)兼症;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挺,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发病年龄在5 5岁以上。
4)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为老年颤证。
目前西医多半为对症治疗,在给予补充多巴胺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见效,长期服用,颤抖症状仍不能得到完全控制,甚至出现药效减退。还有脑立体定向手术和脑组织移植术,都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并且有一定风险性,也不是理想的方法。这说明这些方法没有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也说明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困难性、顽固性。
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重要课题,而中药治疗帕金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将整体观念与局部有机联系起来看,认为局部的病变与整体相脱离,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不能互相约束,体内阴阳物质不能维系正常功能的运转,不能互相协调,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基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应,阴阳保持动态平衡,脏腑功能才能维持正常。内经有云:“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帕金森综合症多见于老年人,无不与老年人精血衰竭,肝肾不足,阴阳失衡有关。帕金森综合症表现出的震颤,肢体屈伸不利等症,事实上即为阳太过而阴不及,精血不足以滋养濡润四肢筋肉,阴虚则阳亢,进而肢体震颤不能自止,筋脉拘急。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调和阴阳,符合人体的整体观念。中药成分复杂,含有很多人体必需的成分,它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帕金森进行多系统、多方位、多脏腑、多层次、多气血、多神经、多细胞、多功能进行积极治疗,治疗上不局限于一、两种物质的缺失。人作为一个整体,病变的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复杂疾病更不能孤立地看待,要整体地、联系地、综合地、辨证地看待。而平衡阴阳的根本,在于调和气血。
《内经》对帕金森基本病理的探讨,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与治疗方法和依据。。《内经#8226;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8226;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素问#8226;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病因是内风,病位在肝肾,症状在肢体,病变在大脑。“掉”是震颤、振掉,“眩”是晕,震颤和晕都是肝风内动、血不养筋引起。肝血虚是本,风是血虚之标。肾主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