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研究
中医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86病例均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未使用一切西药。结果:治疗后临床治愈35例,显效27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4%。结论: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肠道易激综合征辨证分型
TCM treatme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86 c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alysis
Shen Hua Qing
TaoYuanXian longtan center health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CM 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all 86 cases according to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 treatment, don’t use all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clinical cure 35 patients, powerfully 27 cases, improving 20 cases, 4 had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4 percent. Conclusion: TCM 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can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TCM;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ypification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肠道运动功能异常和分泌机能亢进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功能性疾病[1]。其特点是肠道壁无结构上的缺损,但肠道对刺激性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的现象。本文对86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和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6例患者,男39例,女47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7.63岁;病程3个月~15年,其中3~6个月7例,6个月~1年13例,1年~3年26例,3年~5年21例,5年~10年14例,10年以上5例。
2诊断标准
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可见结肠充盈迅速或肠腔变细,结肠袋增多、加深或某些肠袋消失或轻度扩张,但结肠黏膜无破坏,无溃疡、狭窄及充盈缺损;钡餐可显示钡剂迅速充盈小肠和结肠。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者。本组病例以左下腹腹痛为主,呈痉挛或胀痛,常在排便后减轻或缓解;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但无脓血便、消化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未使用一切西药,中医辨证分为下列四型。①肝郁脾虚型:证见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躁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治以抑肝扶脾,调理气机,药用痛泻要方加味。药物组成:炒白术、生白芍、防风、柴胡、煨木香、炒陈皮、炒枳壳、制香附、生甘草。辨证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腹痛有定位,舌紫暗或有瘀点者,加五灵脂、桃仁。②寒热夹杂型:证见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黏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作,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治以调和肠胃,寒热并用,药用乌梅丸加减,乌梅、炒白术、炒黄柏、茯苓、炮姜、煨木香、当归、细辛、党参、炒川椒、黄连、甘草、制附子、炒白芍,少腹疼痛胀满喜寒者去黄连,加荔枝核、小茴香,胃脘灼热,去川椒、炮姜、附子,加栀子、吴茱萸。③肠道津亏型:证见便秘,硬结难下,大便为卵石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在左下腹部触及条索状包块,少腹疼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苔燥,脉弦。治以滋水清肝,润肠通便,药用一贯煎加减。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生地、川楝子,玫瑰花(后下)。辨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甘草;便秘较甚者,加元参、火麻仁、生首乌;腹痛加元胡,重用白芍。④脾胃虚弱型:证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畅,稍进油腻与刺激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