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期分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分期分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221-01
【关键词】 分期分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自2008年8月,我科运用分期分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0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0例,男168例,女52例,年龄18-72岁,平均48.6岁。病程1d-38个月,平均6.9个月,多数病人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其中单侧下肢痛158例,双侧下肢痛32例,单纯腰痛30例,伴下肢麻木者58例,无大小便障碍及下肢瘫痪者。全部病人均拍摄腰椎正侧位x光片及椎间盘CT,且明确诊断。其中L3.4突出20例,L4.5突出68例,L5-S1突出49例,L3.4并L4.5突出42例,L4.5并L5-S1突出41例。?
2 治疗方法
2.1 我们依据患者腰腿疼痛的范围、程度及发病时间人为将其分为早中晚期。分期方法:早期,表现为腰腿部疼痛广泛,呈弥漫性,痛不可触,病程3-7天;中期,疼痛缓解,仍有腰痛、腿痛或下肢麻木,病程7-10天;晚期,腰腿痛及麻木绝大部分缓解,只伴有局部痛点或偶发性麻木,病程3-5天。
2.2 治疗 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用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5--10mg一组,10%GS加复方丹参10--20ml一组,静脉点滴3-4d,血糖偏高或糖尿病患者10%GS换成0.9%NS.并减去地塞米松。早期结合口服非淄体类消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醋氯芬酸,芬必得,万洛,西乐保等。中期,患者疼痛缓解,再予以腰椎牵引,中药熏蒸,针灸,穴位敷贴,腰椎推拿按摩等中医理疗。晚期,患者腰腿部疼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已大部分消失,残留局部疼痛等无法去除,可予以局部封闭,结合针刀松解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达70°以上;显效:症状与体征大部分消失,时觉轻微腰腿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50 °以上;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体征较治疗前好转,直腿抬高试验增加10°以上;无效:症状与体征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痊愈136例,占61.8%;显效60例,占27.2%;好转18例,占8.18%;无效6例,占2.73%,总有效率97.27%。?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后弹性减弱突出后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从而引起相应节段的下肢疼痛和腰部疼痛。目前公认的发病机理认为:突出组织压迫和刺激神经根,产生无菌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本组根据临床表现人为将其分期,可有效指导临床区别使用理疗方法。人为分期无确切时间点,三期之间亦有交叉。可以根据实际表现灵活掌握。早期患者疼痛呈广泛性,痛不可触,不宜直接干预治疗,予以平卧板床,静滴脱水,消炎药物,促进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中期配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针灸,穴位敷贴,腰椎推拿按摩等综合理疗,用以消除神经根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和血管痉挛,减轻粘连,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后期,患者腰腿疼痛或下肢麻木均明显改善,腰臀部残留有局部痛点,再行局部封闭,结合针刀松解治疗,症状均可完全消失。同时当急性症状缓解后,开始进行腰背肌肌力训练,通过增加腰背肌肌力和腰腿功能的训练,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其复发的机率。该方法只是为基层医生提供一个借鉴,具体的治疗方法可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 许桂青,宁方林,梁洪山。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临床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5.26(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3] 任平霞,李江波,袁付成。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54例[J]颈腰痛杂志2006.27(5)?
[4] 朱汉章,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