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士无双伍连德连载之六 为苍生忍辱负重
国士无双伍连德连载之六 为苍生忍辱负重编者按:
100年前的寒冬,数百年不遇的鼠疫肆虐我国东三省。当时,一位年仅31岁的无名军医教官临危受命,以宽广的胸怀、科学的头脑、精湛的医术,动员全社会参与到这场鼠疫斗争中来。4个月后,防疫成功,中国主流社会第一次看到了现代医学和现代公共卫生的威力。从此,现代医学和现代公共卫生进入国人生活。
他牵头创立了中华医学会和数所至今仍属国内首屈一指的医学院和医院;他主持了首次由中国人举办的国际医学学术研讨会;他放弃了三朝政府首脑邀请他出任卫生部长的机会,主动请缨出任下属于卫生部的国境检疫处处长,为的是收回国家主权。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年富力强,事业处于巅峰之际,他激流勇退,回乡行医,直到1960年1月21日病故。
中国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界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但是,无人能出其右。他就是被梁启超誉为“国士无双”的伍连德博士。可惜人们对他知之甚少。为此,本刊特邀旅美华裔作家王哲先生为我们继续讲述伍连德的传奇故事。
坟场:晓之以理动以情
哈尔滨所有中方官员都被请到了傅家甸坟场。每一个人都被震惊得脸色沉重。
于泗兴气得浑身颤抖:“陈大人,朝廷三令五申,各衙门务必全力以赴。有关经费我按数拨给你。你你你,竟然让尸体露天停放……”
陈知县战战兢兢地回答:“下官尽力了,于大人。棺材铺日夜赶工,也无法制作出这么多棺材。而且,现在大量的人手都被征用,实施隔离和消毒,根本没有力量深埋。”
“你不必狡辩……”
“于道台,这也不能怪陈知县。即使有充足的棺材和人力,短期内也不可能深埋。我叫人试了,天寒地冻,根本挖不动。”伍连德道。
一位官员出来打圆场:“伍大人所言极是。只能让这些逝者暂时露尸荒野,等春来土软之时再加掩埋了。”
“不可。”伍连德指着坟地解释说:“诸位大人,鼠疫是由病菌引起的。这次鼠疫可以通过接触或者呼吸传染。只有将正常人和带有这种病菌的人隔离开,让正常人不再被病菌感染,才能控制或者消灭鼠疫。我们这半个多月的努力,就是为了找到所有现有的和潜在的带有鼠疫病菌的人,把他们和别人隔离起来。等没有遗漏了,就达到目的了。可是,这里都是死于鼠疫的人。由于天气寒冷,他们身上的病菌可以存活很久,依然可以传染给别人。”
陈知县缓过劲儿来,“要不,先封锁坟场,等春天再深埋?”
伍连德摇摇头:“不可。如果有老鼠出没,它们就会染上鼠疫,再传给人。”
一位官员建议:“能否全城灭鼠?”
“怎么可能?现在人手已经不够了。哈尔滨这么大,一共有多少老鼠,一时间怎么灭得完?而且,现在这里全面隔离,怎么能让百姓到处捕鼠?那样的话岂不是白隔离了?”连于泗兴都知道这样行不通。
陈知县自作聪明道:“伍大人,我们可以用消毒房屋的办法对尸体进行消毒呀?”
伍连德苦笑着回答:“房屋里的病菌是在墙壁或者家具的表面上。消毒一下就没问题了。这些尸体的病菌在身体内部。喷洒消毒剂是没有用的。”
一位官员说:“难道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我有一个办法。”
“伍大人有何高见?”
“焚尸。”
“什么?”
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他。坟场的空气变得更加凝重了。伍连德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诸位大人,我也是中国人。在我的家乡,南洋槟城,也有一块墓地。在那里,两年前刚刚安葬了我的母亲。将来,我也要躺在她老人家的旁边。我知道什么叫入土为安。”
众人眼光柔和了许多。伍连德继续说:“现在的情况,全面隔离到了紧要关头,不能有任何漏洞。否则,前功尽弃。但凡有其他办法,我也不会出此下策。为了三省千万人的性命,为了大清亿万黎民,为了社稷江山,也只能愧对这些死者了。”
过了一阵,于泗兴率先打破沉默。他提议召集全城士绅商议定夺。很快,哈尔滨各界悉数到场。这时,伍连德已经写好给施肇基的电报。电文在人群中传阅。在场的人全都默不做声。最后,伍连德一顿足,大声道:“时间紧迫。既然大家没有反对意见,就发电报了。一切后果由我一个人承担。”说完,他在两份电文上签字,吩咐“马上发出”。
“等一等。”于泗兴走了过来,在电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我身为朝廷驻哈最高长官,同意伍大人这个建议。朝廷追究下来,我和伍大人一起承担。”随后,一个接一个,在场的人都在电文上签了字。
焦灼:一夜头白两个人
坟场被严加封锁。焚尸的准备工作也在着手进行。但是,没有人知道北京会如何答复。
电报发出去两天了,北京方面毫无音讯。长春来电,吉林巡抚也向奉天总督和朝廷转发了同样的请求,也是毫无音讯。伍连德每天照例开会、视察、写上报外务府的每日汇报。
1910年1月30日,晨,哈尔滨傅家甸。伍连德一早醒来,满腹心事涌上心头。
如果北京方面反应激烈,大动肝火,他还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