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增容剂及其界面增容.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增容剂及其界面增容

§ 5.6.3 反应性增容剂 反应形式类型 主要活性基团和反应类型 聚合物中活性基团的引入方法 (1)官能团封端 (2)聚合物自由基接枝反应 接枝反应工艺条件对增容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a)引发剂浓度。提高单体接枝率提高,但交联程度、交 联副产物含量的上升,一般为0.1%。 (b)单体浓度。 增加, 可以提高接枝率,但由于参加反应 的单体百分率不变,导致最终残留单体较多,将会影响 增容效果、并引起PO制品起霜、变色和力学性能变差。 (c)反应温度。提高可增加单体接枝率和接枝速率,但也 有利于PO的交联反应,副产物比例增大。故操作温度仅 控制在稍高于PO熔点范围。 § 5.7 低分子物质的反应性增容 增容的形式 § 5.7.1 过氧化物及其相关化学物质的增容 § 5.7.2 带双官能团化学物质的增容 § 5.7.3 含过氧化物和双官能团小分子物混合物的增容 原理:过氧化物在高温下产生自由基,夺取聚烯烃上的非 活泼氢生成大分子自由基,这些大自由基结合生成树枝状 的共聚物,实现对共混物的增容。 特点:过程非常简单。但涉及的反应缺乏选择性,原位 生成共聚物增容的同时往往还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进而 会影响组分的粘度和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应用:尽管尚未取得应用,但在废旧共混物等性能优化方 面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 5.7.1 过氧化物及其相关化学物质的增容 带有双官能团的小分子通过与两组分聚合物端基反应生 成嵌段共聚物实现增容。 (实际上属于阴离子聚合嵌段聚合物的一个步骤,所用小分 子是偶合试剂) § 5.7.2 带双官能团化学物质的增容 主要适用对象:含聚烯烃的共混物,双官能团小分子一 般具有不饱和碳结构。PP-MA, PE-MA 原理:充分利用二者的特点,首先过氧化物在较高温度下 促进双官能小分子物与共混物中的聚烯烃组分反应,然后 再利用自由基或活性基团与另一组分发生反应,实现增 容。 特点:比单独加过氧化物反应效率高,但同样缺乏反应选 择性,对性能的改进也有限。 § 5.7.3 含过氧化物和双官能团小分子混合物的增容 研究实例 过氧化物MA对PA6/EPM的增容 过氧化物先活化ERM,然后与不饱和的MA发生反应,生 成带酸酐侧基的ERM,酸酐与PA-NH2反应生成ERM-PA接枝 共聚物。 加入0.1/0.02份MA/过氧化物到PA6/EPM(80/20),分散 相EPM粒径减为约1um,悬臂梁冲击强度则高达60KJ/m2 § 5.8 增容剂的一般制法 增容剂 高分子型 低分子型(均为反应型) 非反应型 反应型(羧酸型、酸酐型、环氧型等) 无规共聚物 均聚物 接枝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A-B型、A-C型、A-B-C型、C-D型) 图1. “集成SIB热塑弹性体”合成示意图 §5.4.6 增容剂“自洽场” 理论 Leibler基于“自洽场”理论,研究了A/A-b-B/B共混体系, 认为二嵌段共聚物A-b-B具有界面活性可分为两种机理: 一是由于共聚物分子链分布于两相中,使组分A与B有更 多的机会相互混合;另一个是嵌段共聚物趋于分布于界 面。当A、B几乎相容时,以前者为主;当A、B高度不相 容时,后一种机理起决定性作用。 § 5.5 微相分离型增容剂及其增容 增容剂分子构造对共混物界面张力(γ)的作用(Φb:增容剂在本体中浓度;计算所采用的参数如下: χ=0.1(Flory-Huggins参数),N=600(梳状共聚物的支链数), f=0.5(嵌段A/B的聚合度之比)) 小结 (1)上述分子结构的共聚物中以两嵌段共聚物 A-b-B 的加入所引起的Δγ最大,即其增容效果最好;但多齿 的长链梳状共聚物的增容效果比短链的两嵌段共聚物好; (2)梳状共聚物的齿数 n 越多,Δγ越小,共聚物的增容效 果也越差。然而,在固定总聚合度和各组分聚合度不变 情况下,梳状共聚物的支链数 n 减小一半时,支链分子 链长度将增加一倍。 § 5.5.1 嵌段型增容剂 影响嵌段型增容剂增容效果的因素 § 5.5.1.1 嵌段型增容剂分子量的影响 § 5.5.1.2 嵌段型增容剂组成的影响 § 5.5.1.3 共混组分相互作用的影响 § 5.5.1.4 嵌段型增容剂浓度的影响 § 5.5.1.1 嵌段型增容剂分子量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 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及结构确定,本体均聚物分子量变化 研究体系 A/A-B/B类型 PS/dPS-b-PVP/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研究目标 二嵌段共聚物dPS-b-PVP在PS/PVP共混物 界面区域的聚集行为与均聚物PS分子量的关系 体系参数 分子量:ZbPS=391;ZbPVP=68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