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乒乓球运动损伤特点及处理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乒乓球运动损伤特点及处理方法

乒乓球运动损伤特点及处理方法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间搁放一个球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它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难免会产生一些肌肉及关节的损伤,本文对造成损伤的运动因素及最易造成损伤的部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简单的处理方法,以便爱好乒乓球运动及从事乒乓球运动的有关人员加强自我保护。 (一)通过对陕西中医学院乒乓球队历届队员的调查,发现其或多或少都有运动损伤,损伤按病程有以下两种: 1.急性损伤。某些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或关节韧带在急剧或猛烈的运动下,造成此处的忽然拉伸或关节的旋内、旋外,从而导致肌肉的急性损伤。如乒乓球运动太猛就会使大腿后侧肌群肌肉拉伤和膝关节处半月板损伤。 2.慢性损伤。某些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或关节韧带在长时间的伸缩、牵扯和摩擦过程中由于长久的机械性刺激,造成累积性劳损病变。像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经常性的用力蹬转膝关节,就会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二)主要创伤部位损伤分析及处理。 1.足踝处。足踝部没有丰满的肌肉包盖,主要由多块肌肉、韧带、肌腱所固定,足踝部承受全身的重量,在运动的弹跳瞬间要承受高达几百公斤的重力,地面的反冲力首先作用到足踝部,在足部着地的瞬间又需要蹬地转腰,无疑随时会对足踝部造成损伤。 处理方法:主要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即将受伤局部用冷自来水冲淋15分钟,或用冰水、冰袋、白酒、50%--70%酒精冷敷,应急时可用冰棒捆绑在肢体受伤部位,其次加压包扎、冷敷后可用绷带、手帕等加压包扎,另外抬高受伤肢体。 2.胫骨。胫骨位置表浅,其内侧只有皮肤覆盖,由于过多的半蹲、蹬地、起跳、使屈拇(趾)肌群、肌后肌等小腿屈肌反复收缩,引起附着处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扯、紧张,使骨膜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以在跑跳过多或不当,骨内部应力的提高跟不上外力的增加,导致矛盾平稳关系的改变,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处理方法:能及时调整下肢负荷量,减少跑跳运动,休息时抬高患肢,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时,应休息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可配合中药外敷或理疗、按摩、针灸等。 3.腓肠肌。外界环境潮湿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过度的运动量是得肌肉已疲劳,此时小腿忽然用力,可引起腓肠肌痉挛。 处理方法:小腿腓肠肌痉挛时,伤员采用坐位,用双手紧握住抽筋腿的前腿掌脚,蹬脚跟,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足背伸展,并慢慢用力牵引使小腿后方肌肉拉长,重复牵引(2~3次)后用双手在小腿肌肉部进行擦摩,揉捏等。 4.膝关节。膝关节韧带包括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髌韧带5组,其中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踝,止于腓骨小头,与外侧半月板不相连,比较薄弱,膝关节微展(30度左右时),膝关节稳定性差,此时如膝关节外翻或内扣,两侧副韧带受突然牵拉,会造成部分韧带或全部断裂,如乒乓球交叉步,大幅度用力转蹬,易伤膝关节及半月板。 处理方法:主要是制动、消炎、止痛为主,受伤后立即停止运动,抬高患肢,腿处于水平线,以缓解疼痛。 (三)造成损伤的原因由以下几点。 1.思想上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中没有积极的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由于缺乏经验,思想上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的进行体育锻炼;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或在训练中因畏惧、恐惧、害羞等因素引起的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器械练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等思想,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缺乏或不合理。 (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的水平即进入紧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此时由于内脏器官存在惰性,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身体协调性差,难以适应激烈运动需要,或对做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认识不足,做准备活动马虎敷衍,因而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2)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正式运动的内容配合不当。这就使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如冬天进行跳远练习前只做一般性的徒手练习,而没有专门针对踝关节的准备活动,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在进入正式运动以前已感疲劳,此时参加剧烈运动就容易受伤。 3.技术上的错误。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运动中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常会引起微细损伤的累积而发生劳损。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