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进展目 录1?制备及生长机理21.1?电弧放电法31.2?电子束辐照法31.3?化学气相沉积法41.4?射频/微波等离子体辅助CVD法41.5?其它方法51.5.1?聚合模板法51.5.2?爆炸法51.5.3?高温热处理法51.5.4?热解炭化法52?纯化与改性63.1?电学特性73.2?光学性质73.3?磁学性质73.4?电磁性能73.5?润滑性能73.6?吸附和催化性能84?应用前景84.1?工程领域84.2?电子与信息领域84.3?能源领域84.3?能源领域94.4?生物医药领域94.5?化学化工领域94.6?国防领域105?结语10洋葱状富勒烯(Onion2likefullerenes,OLFs)自1992年被Ugarte教授[1]报道后,已引起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它是继C60、碳纳米管(CNTs)之后,富勒烯家族中的又一新成员,其理想模型是由若干层以C60为核心的同心石墨球壳层组成较大的碳原子团簇,最内层由60个碳原子组成,各层碳原子数按60n2(n为层数)递增,层与层间距约0.34nm。1995年笔者等[2-4]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在金属纳米微粒Al、Pt、Au的诱发下,用低能电子束辐照非晶碳膜使其转变为OLFs。OLFs独特的中空笼状及同心壳层结构赋予它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有望在工程、能源、电子信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作为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减磨材料、超导和催化剂材料而被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OLFs的各种制备、纯化和改性方法、概述了其性能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1?制备及生长机理自从Iijima教授观察到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可制备出OLFs以来[5],电弧放电法制备OLFs的方法就一直备受关注。在研究OLFs的结构和生成机理上,电子束辐照法[2-4]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除此之外,为了探讨OLFs的生成机理、产量、结构控制、生产成本的降低,人们还探索了液体放电、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射频/微波等离子体法和聚合模板等方法。1.1?电弧放电法电弧放电法采用石墨电极在一定气氛中放电,从阴极沉积物中收集OLFs。水下电弧放电法可以说是直流电弧放电法的一个变种。2001年Sano等[6]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水中电弧放电生成OLFs的研究报道。笔者等[7-13]采用真空和水下电弧放电法,通过在碳源中添加催化剂和改变液体介质,制备出大量OLFs;后来还通过液体放电一步合成了负载纳米Pt颗粒的OLFs[14]。邱介山等[15]利用水下电弧法以填充Fe的煤基碳棒为原料制备出直径为40~55nm内包Fe纳米颗粒的OLFs。直流电弧放电法合成OLFs时,Saito[16]提出的“内延生长机制”曾被人们普遍接受,即电弧放电阴极上液态碳原子簇冷却时,表面碳原子首先晶化;随着晶化过程的进行,石墨壳层由外向内推进形成不规则的OLFs。但是,此模型不能解释大多数OLFs外层呈现非晶态的现象,也不能说明催化剂对OLFs生成的影响。根据电弧放电中可生成单体OLFs和内包催化剂OLFs的现象,笔者等[8]建立了“内外延并存生长模型”,与Saito模型不同的是晶化过程中存在L2S界面及V2S界面,L2S体系使石墨壳层连续地由外向内推进;V2S体系中,气态碳原子不断沉积在界面,直接凝固为五元环或六元环壳层,这样由内壳层向外壳层推进不断长大。由于气态碳原子不断沉积,最终使生成的OLFs表面有非晶态出现。对于水溶液电弧放电法合成OLFs,Sano等[17]认为,在放电过程中,阳极芯部区域的高温破坏了石墨层的结构,生成了大量的C2、C3碳原子簇,这些碳原子簇在电场中运动时,一部分发生电离形成离子流从阳极流向阴极。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出现一个被气泡包围的较小的热等离子体区域。由于在热等离子体区域附近存在一定取向C+离子流,气态碳原子容易沿着离子流的方向发生定向生长而形成CNTs沉在底部,而距热等离子体区域较远处不存在离子流,这些碳原子团簇与匹配的团簇随机地自由组合,为了降低能量而发生卷曲,并借助五元碳环生成正曲率的半球形,随后与匹配的半球相遇形核,其余的碳原子团簇不断沉积在表面,直接凝固成为五元环或六元环壳层,这样由内层向外层推进逐渐形成单纯的OLFs。1.2?电子束辐照法电子束辐照法原位制备和原位观察OLFs的主要研究手段是HRTEM。它易于进行原位组织观察、控制照射电子束密度、进行形成相成分分析和过程记录。自Ugarte首先发表研究报道后[1],笔者等[2-4]在较低能量电子束辐照和Pt、Al、Au等纳米颗粒的催化作用下使非晶碳膜形成OLFs,这是世界上首次以非晶碳膜在金属纳米微粒催化和电子束辐照下转变成OLFs。此外,笔者等还发现电子束辐照下Al纳米微粒催化非晶碳膜形成的单核纳米富勒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写给踏进大学的你教案.doc
- 心盘螺栓机械加工工艺及镦头模设计教案.docx
- 环保知识竞赛题目教案.docx
- 新版聘用合同教案.doc
- 新版质量标准和老版相比的96个不同点教案.docx
- 新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表格教案.docx
- 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全文教案.docx
- 新标准员模拟题(有答案)教案.docx
-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满分试题教案.docx
- 环境保证体系(2)教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